杨万里

人物 | 历史人物 | 官员 | 南宋著名诗人、大臣
拂花红露溅春衣,柳外春禽睡未知。
天借晴光与桃李,更将剩彩弄游丝。
夜把新诗读,灯前阖且开。
一行私独喜,两脚不虚来。
天似嫌梅晚,冬初遣雪催。
与君问花信,能绕百千回。
风光明淑奈渠何,非暖非寒直是和。
春到千花俱有分,海棠独自得春多。
乘兴山阴更灞桥,人间此事久寥寥。
客心也欲将归去,小爲故人留一宵。
一年生活是三春,二月春光尽十分。
不必开窗索花笑,隔窗花影也欣欣。
旧雨新更寒,昼歇夜复陨。
我行十日泥,屦迹故未泯。
吟声正酸苦,已似琴促轸。
更遭雪作祟,不由弦不紧。
与公无诗债,何得便见窘。
半生领盛名,一面辱倾囷。
眼底过浮云,谁见柳下悯。
觅句许奇险,有底恼肝肾。
开怀爱我多,落笔爲渠尽。
独怜禾头湿,可欢不可哂。
铅膏细细点花梢,道是春深雪未销。
一斛千囊苍玉粟,东风吹作米长腰。
俗物茫茫奈我何,儿女昵昵不用呵。
先生笑问有酒麽,醉来得句自长哦。
家风孝友春风软,牀无黄金且青简。
君不见多愁多恼张公艺,枉却御前百余字。
鸟语蜂喧蝶亦忙,争传天诏诏花王。
东皇羽卫无供给,探借春风十日粮。
一腊天频雪,千山梅未花。
终年不爲客,除夕恰辞家。
雨又垂垂落,风仍故故斜。
难开愁里眼,只益鬓边华。
黯黯轻寒淡淡阴,游人便觉减行春。
春风也解嫌萧索,自送秋千不要人。
人道真虚席,心知必数公。
宾王欺钓筑,君实误儿童。
天在昇平外,春归小雪中。
何曾忘诸老,渠自爱松风。
春光唤入百花丛,寒力平欺两鬓蓬。
吹乱衆红还复整,海棠却不怕东风。
嫩水春来别样光,草芽绿甚却成黄。
东风似与行人便,吹尽寒云放夕阳。
雨冷风酸数日强,老怀不可更禁当。
春寒幸自归将去,唤取重来是海棠。
急下柴车踏晚晴,青鞋步步有沙声。
忽逢野沼无人处,两鸭浮沉最眼明。
正是春光最盛时,桃花枝映李花枝。
秋千日暮人归尽,只有春风弄彩旗。
双燕冲帘报禁烟,唤惊昼梦耸诗肩。
晚寒政与花爲地,晓雨能令水作天。
桃李海棠聊病眼,清明寒食又来年。
老来不办琱新句,报答风光且一篇。
雨罢饶晴色,松阴转午时。
堆成李花雪,开遍海棠枝。
旋酌新篘酒,留题细字诗。
不来真是枉,欲去更云迟。
灯市通宵沸,朝来解一空。
梅边霜似雪,雾外日如虹。
句妙元非作,人穷未必工。
忽惊家已远,身在大江东。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 吉州 吉水(今江西省 吉水县 黄桥镇 湴塘村 )人。 南宋 著名诗人、大臣,与 陆游 、 尤袤 、 范成大 并称为“ 中兴四大诗人 ”。因 宋光宗 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杨万里登 进士 第,历仕 宋高宗 、孝宗、光宗、宁宗四朝,曾任国子博士、广东提点刑狱、太子侍读、 秘书监 等职,官至宝谟阁直学士,封庐陵郡开国侯。开禧二年(1206年),杨万里病逝,年八十。获赠 光禄大夫 , 谥号 “文节”。

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 诚斋体 ”。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 诚斋集 》等。

中文名
杨万里
别名
杨廷秀、杨诚斋、杨文节、诚斋先生
职业
诗人
性别
出生地
吉州吉水
出生日期
1127年10月29日
去世日期
1206年6月15日
民族
汉族
所处时代
南宋
字号
字廷秀、号诚斋
谥号
文节
官职
宝谟阁直学士
代表作品
诚斋集
主要成就
诗文创作,创“诚斋体”
地位
“中兴四大诗人”之一
追赠
光禄大夫
爵位
庐陵郡开国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