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

人物 | 历史人物 | 唐代诗人,作品《阿房宫赋》
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秋声无不搅离心,梦泽蒹葭楚雨深。
自滴阶前大梧叶,干君何事动哀吟。
菱透浮萍绿锦池,夏莺千啭弄蔷薇。
尽日无人看微雨,鸳鸯相对浴红衣。
呜咽江楼角一声,微阳潋潋落寒汀。
不用凭阑苦回首,故乡七十五长亭。
缙云新命诏初行,才是孤魂寿器成。
黄壤不知新雨露,粉书空换旧铭旌。
巨卿哭处云空断,阿骛归来月正明。
多少四年遗爱事,乡闾生子李爲名。
远风南浦万重波,未似生离别恨多。
楚管能吹柳花怨,吴姬争唱竹枝歌。
金钗横处绿云堕,玉筯凝时红粉和。
待得枚臯相见日,自应粧镜笑蹉跎。
废寺林溪上,颓垣倚乱峰。
看栖归树鸟,犹想过山钟。
石路寻僧去,此生应不逢。
平生睡足处,云梦泽南州。
一夜风欺竹,连江雨送秋。
格卑常汩汩,力学强悠悠。
终掉尘中手,潇湘钓漫流。
弄溪终日到黄昏,照数秋来白发根。
何物赖君千遍洗,笔头尘土渐无痕。
袖拂霜林下石棱,潺湲声断满溪冰。
携茶腊月游金碧,合有文章病茂陵。
因思上党三年战,闲咏周公七月诗。
竹帛未闻书死节,丹青空见画灵旗。
萧条井邑如鱼尾,早晚干戈识虎皮。
莫笑一麾东下计,满江秋浪碧参差。
骨清年少眼如冰,凤羽参差五色层。
天上麒麟时一下,人间不独有徐陵。
楚女梅簪白雪姿,前溪碧水冻醪时。
云罍心凸知难捧,凤管簧寒不受吹。
南国劒眸能盼眄,侍臣香袖爱僛垂。
自怜穷律穷途客,正怯孤灯一局碁。
势比凌歊宋武台,分明百里远帆开。
蜀江雪浪西江满,强半春寒去却来。
兰溪春尽碧泱泱,映水兰花雨发香。
楚国大夫憔悴日,应寻此路去潇湘。
州在钓台边,溪山实可怜。
有家皆掩映,无处不潺湲。
好树鸣幽鸟,晴楼入野烟。
残春杜陵客,中酒落花前。
解印书千轴,重阳酒百缸。
凉风满红树,晓月下秋江。
岩壑会归去,尘埃终不降。
悬缨未敢濯,严濑碧淙淙。
秋半吴天霁,清凝万里光。
水声侵笑语,岚翠扑衣裳。
远树疑罗帐,孤云认粉囊。
溪山侵两越,时节到重阳。
顾我能甘贱,无由得自强。
悮曾公触尾,不敢夜循墙。
岂意笼飞鸟,还爲锦帐郎。
网今开傅燮,书旧识黄香。
姹女真虚语,饥儿欲一行。
浅深须揭厉,休更学张纲。
水槛桐庐馆,归舟系石根。
笛吹孤戌月,犬吠隔溪村。
十载违清裁,幽怀未一论。
捧诏汀洲去,全家羽翼飞。
喜抛新锦帐,荣借旧朱衣。
且免材爲累,何妨拙有机。
宋株聊自守,鲁酒怕旁围。
清尚宁无素,光阴亦未曦。
一盃宽幕席,五字弄珠玑。
越浦黄柑嫩,吴溪紫蟹肥。
平生江海志,佩得左鱼归。

杜牧(803-约852),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著有《樊川文集》,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擅长咏史抒怀。

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历任国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称“杜樊川”。

杜牧“小杜”,杜甫“大杜”。杜牧与李商隐合称“小李杜”。

宣宗大中六年(852年)冬天病重逝世。

中文名
杜牧
别名
杜牧之,后世称杜樊川
国籍
中国
性别
出生地
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
出生日期
公元803年
去世日期
约公元852年
民族
汉族
所处时代
唐朝
字号
字牧之 号樊川
代表作品
《阿房宫赋》《遣怀》《樊川文集》等
主要成就
创造晚唐诗歌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