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纲

人物 | 历史人物 | 官员 | 宋代抗金名臣
风景正高洁,岁律忽峥嵘。
岸竹森如束,山田漫已耕。
溪寒幽石出,岫远暮云横。
试问螭头吏,谁令向此行。
游戏清都不记年,谪来犹作地行仙。
龙墀叩额真率尔,石马系门非偶然。
野寺山庄随意宿,溪鱼村酿不论钱。
男儿本有四方志,出处安时休问天。
冲涉脩途仆已疲,今宵聊复宿沙溪。
心怀浙右家无耗,身在江南路欲迷。
孤鹜断霞晴杳杳,暝烟荒草晚悽悽。
登临谁会悠然意,寒日无言又向西。
我家梁溪傍,门对九龙山。
山中有幽趣,游息可忘年。
陆子泉最甘,次之即龙渊。
馀波作梁溪,可溉万顷田。
公垂读书堂,古屋尚数间。
我欲隐山下,诛茅占其前。
疏泉凿池沼,植竹来云烟。
纵目望震泽,策杖登山巅。
神游八极表,心迹两超然。
更结莲社侣,远追竹林贤。
秋风动梁溪,何日理归鞅。
放逐正拘囚,寤寐劳梦想。
新诗聊慰今,旧事那追往。
缅怀故山居,杞菊苗应长。
挂冠神武门,便欲学疏广。
躬耕南亩云,实报无卤莽。
寂灭乃可乐,纷华何足娱。
百年会有尽,富贵同邱墟。
不如早抽身,卜此山林居。
手植松与桂,青青三万株。
幅巾坐其下,萧散谁如吾。
衣食粗饱暖,身在即有馀。
归依金仙氏,妙契端不虚。
借问名利者,还有此乐无。
膝横五弦琴,试鼓南风曲。
寄傲北窗下,便觉此生足。
开怀酒一壶,寓意棋一局。
既使风扫门,还将月为烛。
理棹适江干,初欣眼界宽。
日蒸江气白,风约橹声寒。
蒋诩谋新径,钟仪只旧冠。
浮云休蔽日,直北是长安。
春江彻底清,沙尾见潮生。
朝气嘘成雾,南风战作晴。
岸移看树远,船稳信波平。
览尽江山胜,还悲万古情。
渺渺春江稳,融融午睡腴。
梦回双橹急,望极片帆孤。
皱水风还逆,维舟日欲晡。
云中有行雁,苒苒下平芜。
春光摇画鹢,江影浸长天。
浪势随潮急,涡痕逐橹圆。
避风依岛屿,防寇问人烟。
深念还愁绝,高歌且醉眠。
江阔水云暮,风高舟楫停。
落帆归别浦,宿雁集回汀。
霜苇萧萧白,烟岚朵朵青。
夜来江色静,寒浴一天星。
朝来问风信,五两向南飞。
旅泊添春恨,舟行与愿违。
瓶梅空的的,岸柳已依依。
寂寞江南路,那知自此归。
春江望不极,惨淡起层阴。
烟雨濛濛湿,云涛渺渺深。
怀家千里意,报国一生心。
叹息知音少,空为梁甫吟。
晚泊铜陵口,烟村八九家。
岸沙崩浪响,江雨带风斜。
泛泛浮波雁,捎捎接翅鸦。
无情东注水,对尔叹年华。
杳杳楚天阔,悠悠江浦清。
便风帆腹满,顺水橹腰轻。
烟澹山逾碧,云高雨易晴。
无心问渔父,浊酒慰平生。
春到江波绿,潮来浦溆深。
晓风看五两,家信抵千金。
笑读谪仙句,病为庄舄吟。
世途游历遍,归去老山林。
群盗休凭险,天弧正指狼。
犬羊徒跋扈,貔虎极精强。
寓目江山异,伤心花草香。
浙河那得此,回首一彷徨。
江城飘泊久,幽径绿寒莎。
叹息青春暮,悲伤白发多。
苍生端若此,狂寇竟如何。
更起乘桴兴,沧洲万里波。
不谓繁华地,还飞战斗尘。
浇愁空泥酒,极目更伤春。
怀古翻书帙,论情托友人。
谁深医国术,吾欲问甘辛。
束剑艰危际,结庐閒旷滨。
全家入青嶂,避地为黄巾。
族系归图谱,风流蔼荐绅。
云仍藉馀泽,勿替德维新。
外族云峰畔,新亭烟水滨。
儿童旧游地,感慨易沾巾。
竹里锵鸣佩,山边缭素绅。
何当俯轩槛,一览物华新。
去国三年久,离家万里馀。
岂知戎马际,仍得棣华书。
金鼓震南国,松筠怀故庐。
寰区端若此,天意竟何如。
南荒炎瘴地,槐火又清明。
海峤无春色,江湖有战声。
繫书来雁足,归思羡鹏程。
欲挽天河水,滂沱洗甲兵。
欲归归未得,留滞绣江滨。
感慨伤春望,侨居多北人。
苍生未苏息,黄屋尚蒙尘。
王室艰危极,潸然泣老臣。
烟岚飞翠盖,鲸海泛龙舟。
退避亦已远,凭陵殊未休。
包胥思恸哭,曹刿愿深谋。
叹息绕朝策,何人知故侯。
弟有青云志,兄今白发翁。
断鸿飞峤北,归鹤自辽东。
鲸海扁舟过,烟岚一笑空。
衰颜虽已老,尚有渥丹红。
海外归来客,天涯老病身。
卷开愁细字,冠侧倩傍人。
久矣鸳鸾绝,优哉麋鹿亲。
尤堪浇美酒,醉里发天真。
人传吴会破,虏向福山归。
松梓定安稳,池台今是非。
伤心怀故老,流泪落征衣。
目断沧波上,龙舟翠盖飞。
契阔三年久,惊忧一梦新。
江乡漂寓客,海峤得归人。
风雨对床夜,诗书开帐晨。
速宜寻旧约,一醉万家春。
寂默维摩病,谁参不二门。
应缘聊遣化,问疾欲忘言。
断取妙喜国,同游祗树园。
甚深须独悟,勿为众人论。
虏骑滋南牧,于今大将谁。
楼船泛溟渤,哀诏问疮痍。
沙漠深銮辂,江湖震鼓鼙。
远方惟岭峤,耕凿自熙熙。
常笑晋南渡,区区营一隅。
近传胡骑扰,未觉古人迂。
谈笑北支勒,指麾西破苻。
凄凉王谢后,继踵岂真无。
每讶杜陵老,赋诗多旅愁。
只今萍梗迹,自乏稻梁谋。
火气已徂暑,金风将动秋。
相从攻苦淡,一解万端忧。
触热冒氛疠,怀家思弟昆。
早行青嶂月,夜泊绿林村。
且喜江南近,休将塞北论。
凭高望吴越,黯黯更销魂。
江表难久客,沙阳可暂安。
旧谙鱼稻美,颇得士民欢。
骐骥已衰病,鹡鸰方急难。
为携雏稚辈,早下建溪滩。
海峤经行遍,还为闽岭游。
清泉涤馀瘴,小雨报新秋。
多谢故人意,来销羁客愁。
慇勤问淮楚,兵革已宁不。
我脱鲸波险,君罹寇盗惊。
暌离四寒暑,会遇两蓬萍。
访旧半为鬼,问津多阻兵。
衣冠漂荡极,风雨自鸡鸣。
践历高华久,巍然誉望崇。
典章谙故熟,翰墨老弥工。
鲠亮传家法,清忠迈古风。
温温江玉砚,同閟九原中。
夙昔钦贤业,何知共里闾。
忘年遇我厚,谪宦识公初。
小岭亲高论,灵斋见异书。
凄凉真一梦,追想涕涟洳。
半世区区何所求,南来岂为稻粱谋。
烟岚远近浓还淡,石濑萦回咽更流。
云外钩辀听处好,溪头略彴渡时幽。
何须更论他年事,且把风光慰旅愁。
鬓毛萧飒寸馀冠,蒙犯风霜却岁寒。
但使孤忠能感激,岂辞远谪备艰难。
苍苍云木留深景,渺渺深溪泻暮湍。
独坐苦吟山寺冷,照人孤月正团栾。
漠漠烟村一笛风,溪山都在夕阳中。
遥看天色暮云碧,渐见山头野烧红。
闽岭风烟知已近,浙江书问恨难通。
暝投山寺凭虚阁,隐耳犹听响暮钟。
谁将石洞当泉池,馀溜溅溅落水陂。
山骨凿开苍玛瑙,云腴凝贮碧琉璃。
龟浮水面寒光动,竹舞岩端翠影垂。
泉石幽奇天下少,秘藏休使北人知。
岩石嵌空湛碧泉,酌甘鉴静意萧然。
幽深端有神龙穴,虚迥疑藏古洞天。
云影漾波光璀璀,石渠飞溜响涓涓。
会须掬取岩中水,洒作膏霖遍八埏。
寒梅昨夜泄春光,标格依然压众芳。
袅袅露枝团玉白,轻轻烟蕊簇金黄。
瑶妃谪堕溪村寂,雪片飘残月径香。
却笑汉宫争宠女,竞将娇额学新妆。
数枝玉雪小溪滨,先得阳和一点春。
冷艳幽姿难与并,暗香疏影孰为邻。
广平不害心如铁,和靖须知句有神。
亦对寒芳动诗兴,却嫌标格太清真。
栟榈百里远沙溪,水石称为小武夷。
千古碧潭涵夜月,两涯翠巘拂朝霓。
猿猱饮涧联修臂,棕木连云擢老枝。
天下幽奇多僻远,只疑造物恶人知。
栟榈闻说自栟榈,且往观之盍问途。
我向烟霞已成癖,子于水石更能娱。
古来胜地因人重,他日清游载酒俱。
会把丹青传画取,归来与对武夷图。
襟带江淮一望间,夕阳舣棹散潭湾。
波涛汹涌暮天阔,鸥鹭飘飖渔艇閒。
风壮又还依北渚,云深不复见南山。
浙河千里何时到,过去飞鸿不可攀。
镜中渐觉鬓丝多,半世劳生可奈何。
极望不来青足鸟,满江更起白头波。
扬帆贾客风前笛,撒网渔人月下歌。
自断此生甘寂寞,毗耶归作老维摩。
平生性酷爱江山,今日江山满目前。
明月清风人寂寂,淡烟轻霭露涓涓。
波声撼岸连淮壤,雁阵惊寒入楚天。
慨念往来成底事,一杯浊酒且安眠。
霜落风高万里枯,孤鸿窅窅下平湖。
行藏谁会倚栏意,啸咏聊为终老娱。
寒日溪山相掩蔼,暮云楼阁半虚无。
何人妙解丹青事,画作辋川烟霭图。
绕舍松林寒不枯,烟霞深处见澄湖。
萦青缭白知谁赏,把酒裁诗可自娱。
剡曲幸非千里远,同云又复一冬无。
会当半夜溪山白,乘兴真为访戴图。
旰起幽居尚闭关,忽传尺素破愁颜。
迂疏似我宜深隐,才术如公岂暂闲。
雅意未曾忘北阙,胜游今日且东山。
十年回首当时事,叹息人生似梦间。
底事年来不作诗,应缘思苦少人知。
凌云健笔含毫日,照眼花枝得句时。
陶冶性情端赖此,咏嘲风月漫多为。
驿筒若许陪酬唱,朱字青笺复寄谁。
儒生乐事信同风,端抱前言当鼓钟。
公正说诗笺七月,我方学易纬群龙。
艰难盛事原衣食,忧患馀生问吉凶。
去圣寥寥千载后,何时挥麈得从容。
縠水柯山蕴秀奇,精忠深结冕旒知。
玉堂视草久推重,金椀书名犹恨迟。
廊庙未应忘泽物,江山且复助题诗。
慇勤寄录韩公事,好为斯民更筑基。
迂愚聊复隐清时,幽事相关只自知。
满地落花看鹤舞,一轩春雨对僧棋。
闲中日月真销得,物外烟霞渐可期。
坐致时康赖公等,不须深遁采商芝。
荆溪移棹雪漫漫,皓色连空眼界宽。
练带萦回迷罨画,玉屏崷崒失铜官。
风飘珠蕊来玄圃,槎泛银潢到广寒。
安得丹青似摩诘,生绡写作画图看。
十日荆溪雪未晴,敲冰聊作善权行。
最怜击碎琼瑶片,欲爱长闻环佩声。
百仞岩端仙梵过,千株松下老僧迎。
斯游自觉平生少,颇怪淹留景太清。
雪著溪山澹复浓,行舟疑在玉壶中。
云藏半岭深难见,冰塞长川邈未通。
赖有僧房容假榻,未应尘迹叹飘蓬。
劳生梦幻成何事,万古闲愁一笑空。
山崦溪湾三四家,竹篱茅舍暮烟斜。
仙村自种田田玉,梅径疑开处处花。
近渚冰销迷浴鹭,远村烟暝数栖鸦。
年年值雪长为客,对此悽然感岁华。
小童又报雪花飞,深炷炉烟欲起时。
淅沥乍闻经竹叶,飘萧初看著松枝。
南人共讶何曾见,北顾深颦有所思。
牢落无言自搔首,却惊华发顿成丝。
一夜凝寒雪意浓,禅房睡美不闻钟。
起看银色三千界,更忆瑶台十二重。
戴白苍官尤觉好,折腰青士若为容。
暮晴透出寒蟾色,为照溪头群玉峰。
连日风云匝地阴,玉花飞舞满烟岑。
竹窗夜色棋方适,书幌朝寒酒倍斟。
幸有高人同胜赏,不妨佳处得幽寻。
庭前暗积知多少,自策筇枝探浅深。
山空鸟雀傍檐楹,景邃惟闻钟鼓声。
懒瓒但知煨紫芋,少陵何处斸黄精。
江南寇盗休无赖,塞北烟尘迄未平。
太息浮生端值此,不如无念契无生。
霁色初开雪未融,坐来风撼落长松。
林芿趫捷缘饥鼠,洞壑深沉蛰老龙。
致远未须金騕袅,凭高且看玉芙蓉。
丰年最有田家乐,雪屋何妨入夜舂。
朝来鸟雀报新晴,乍喜窗间日影明。
糁径杨花浑寂寞,倚檐冰柱漫峥嵘。
早梅向暖垂垂发,好鸟知时得得鸣。
从此阳光渐舒畅,放回春色满江城。
冷蕊疏枝烟水滨,江南此地又逢春。
年年行路常为客,的的寒花解笑人。
雪里暗香来鼻观,风前高格见天真。
谁言对尔销愁得,一段清愁特地新。
年年青女久横陈,赖有江梅漏泄春。
孤洁如亲隐君子,风流似对谪仙人。
雅期兰蕙香非远,解笑松华色未真。
开罢枝头著青实,故教桃李一番新。
群芳冻死未招魂,谁使梅花独占春。
愿折繁华凭驿使,为传幽思恼诗人。
心驰魏阙惭商鼎,路入章江忆子真。
莫道广平心似铁,赋辞得得与清新。
春光不为干戈薄,花县纵观桃李开。
可惜繁华劳剪刻,莫教风雨便残摧。
溪山有意相辉映,蜂蝶多情自往来。
应笑逐臣心似铁,客中扶病亦登台。
乍雨乍晴三月节,半开半合百花枝。
伤心春望不堪远,感事泪痕长欲垂。
塞北但知随水草,江南何事插旌麾。
上林无限莺花老,应怪来游凤辇迟。

李纲(1083年7月27日-1140年2月5日),字伯纪,号梁溪先生,常州无锡人,祖籍福建邵武。两宋之际抗金名臣,民族英雄。

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年),李纲登 进士 第,历官至 太常少卿 。 宋钦宗 时,授 兵部侍郎 、 尚书右丞 。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入侵 汴京 时,任京城四壁守御使,团结军民,击退金兵。 宋高宗 即位初,一度起用为相,曾力图革新内政,仅七十七天即遭罢免。绍兴二年(1132年),复起用为湖南宣抚使兼知潭州,旋即又遭免职。

绍兴十年(1140年)病逝,追赠 少师 。

中文名
李纲
别名
李伯纪
国籍
中国
性别
出生地
秀州华亭
出生日期
1083年7月27日
去世日期
1140年2月5日
祖籍
福建邵武
民族
汉人
所处时代
宋朝
字号
字伯纪、号梁溪先生
谥号
忠定
官职
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等
代表作品
《梁溪集》、《靖康传信录》、《梁溪词》
主要成就
组织东京保卫战
追赠
少师、陇西郡开国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