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纲

人物 | 历史人物 | 官员 | 宋代抗金名臣
海上传呼夜报更,舟师欢喜得新晴。
风帆擘浪去时急,海月笼云分外清。
天影合中观妙色,潮波回处悟圆声。
从来渤海爲全体,试问一沤何处生。
风回雨霁已春残,景色苍茫杳霭间。
芳草渡头看绿树,白云飞处见青山。
莺啼燕语愁肠断,亲老家遥泪点斑。
却笑腐儒何所用,征商偷得半时闲。
今夕何夕夜未央,天寒拥炉更漏长。
缩肩环坐有饥色,呼童取芋灰爲塘。
蹲鸱得火良易熟,脱落皮毛如紫玉。
迭煨迭进争相先,笑语颇喧知实腹。
锦里先生亦不贫,家园收拾动千斤。
凶年自可活妻子,美好不减岷江滨。
邺侯昔游衡岳左,懒瓒食余贻半个。
我今归去隐家山,岂复从人觅残颗。
臞儒奉养亦已微,一饱便吟煨芋诗。
君不见齐公夜半意不嗛,易牙煎熬燔炙和调五味而进之。
秋风萧萧芦苇苍,野岸郭索纷成行。
持矛被甲正雄健,意气正欲行无旁。
朝魁执穗似有礼,拥剑敌虎何其强。
野人篝火夜采拨,束缚赴鼎如驱羊。
樽前风味若无敌,芼以橙橘尤芬芳。
流膏斫雪快一饱,咀嚼海错皆寻常。
丹枫夜落吴天霜,?稏欲熟千畦黄。
梁谿白蟹正可钓,雏鸡浊酒肥且香。
先生归去营口腹,老饕未许他人当。
家山渐近意渐适,思归岂独鲈鱼乡。
渊明爱此九日名,对菊无钱可留客。
杜陵烂醉作生涯,青蘂空嗟未堪摘。
我今鼓柁适长淮,坐见幽丛烂熳开。
自从多病久不饮,又尔一洗黄金罍。
东南节物诚已早,翠叶金花爲谁好。
三径荒芜尔尚存,未觉出山同小草。
世间万事皆可忘,且须泛此酬秋光。
平生最爱老坡语,菊花开日即重阳。
四郡环黎母,穷愁最万安。
峒氓能悯寇,泷吏岂欺韩。
草屋丛篁里,孤城瘴海端。
民居才百数,道里尚艰难。
径陆忧生蜑,乘桴畏怒澜。
飓风能破胆,疠气必摧肝。
去死垂垂近,资生物物殚。
舶来方得米,牢罄或无餐。
树芋充嘉馔,蠯蠃荐浅盘。
蒌藤茶更苦,淡水酒仍酸。
黎户花缦服,儒生椰子冠。
槟榔资一醉,吉贝不知寒。
何必从詹尹,无因咏考盘。
失图嗟罪大,得此荷恩寛。
顾影同三友,谈空不二观。
中州杳何在,犹共月团栾。
南迁道远不相携,锦字还嗟雁到迟。
玉臂云鬟同夜月,绣屏金鸭独香帷。
诸儿应解勤修习,稚女遥怜弄喔咿。
何日得归同隐志,孟光举案定齐眉。
春夜沈沈气倍清,残编读彻忽三更。
金釭挑尽空搔首,又听檐间雨滴声。
疏林苍海上,结实已累累。
烟湿頳虬卵,风摇翠羽旗。
飞翔金鸑鷟,掩映箨龙儿。
濩落咍椰子,匀圆讶荔支。
当茶锁瘴速,如酒醉人迟。
蒌叶偏相称,蠃灰亦谩爲。
乍餐顔愧渥,频嚼齿愁疲。
饮啄随风土,端忧化岛夷。
阿房但遗基,铜爵亦飘瓦。
兹宫制何朝,栋宇妙天下。
溪山最清绝,画手不可写。
于今黍离离,客过泪如洒。
廼知营宫殿,徒以业力假。
起灭犹浮沤,聚散齐一马。
如何世间士,天运欲持把。
此理贯古今,宜有知之者。
此身飘堕到沧溟,谁谓君王念贾生。
黄帋再蒙题姓字,丹书特爲削刑名。
山林老去何其幸,萍梗追思却自惊。
天地恩寛难报德,试从今日数归程。
长淮渺渺烟苍苍,扁舟初脱隋渠黄。
平生见此爲开眼,况复乞身还故乡。
嗟余涉世诚已拙,径步不虞机穽设。
空余方寸炳如丹,北望此时心欲折。
楚天清晓作轻寒,黄芦着霜声正乾。
川回金碧隐窣堵,风远锺磬闻龟山。
橹声呕轧归何处,笑指江臯寻旧路。
松菊荒芜欲自鉏,盗贼颠翻非所惧。
蟹螯菊蘂风味遒,且须爲尽黄金舟。
世间种种如梦电,此物能消万古愁。
中宵风雨透窗纱,独坐无聊却念家。
三月浙江无信息,寒灯何事结成花。
行年旧说似东坡,鲸海于今亦再过。
儋耳三年时已久,琼山十日幸尤多。
却收老眼来观国,尚冀中原早戢戈。
病废不堪当世用,感恩惟有涕霶??。
上客相从称玉觞,楚天杳杳湛清光。
紫茱黄菊有佳色,白蟹頳鳞聊共尝。
自哂三朝爲逐客,常於九日旅殊方。
十年往返成何事,赢得萧萧满鬓霜。
孤城南面敞琼台,千里川原指顾开。
试向绿云深处望,海山浮动见蓬莱。
帝车运转天沈沈,杓携龙角魁枕参。
斡旋造化岂终极,斟酌元气分阳阴。
物随南北自生死,时系俯仰成古今。
摄提大角顺所指,其余万象徒森森。
舜观玑衡齐七政,致治不独薫风琴。
後来方士诚幻怪,罡步禬禳难究寻。
闽山春月多雾雨,夜霁天影髙而深。
七星错落挂北户,芒寒色正方照临。
我来瞻仰但再拜,颇见天地照回心。
酒浆不挹西柄揭,讵敢更作诗人箴。
岁晏江南三尺雪,奕奕瀌瀌遂连月。
意浓岂是天纲疏,势重便疑坤轴折。
溪行小艇碎琼瑶,自胜缟带随车辙。
暝投兰若寄僧房,更觉千岩鸟飞绝。
忆昔宣和全盛年,嘉瑞应期来自天。
千官朝贺未央里,仰视龙尾垂蜿蜒。
珠树莹煌青琐闼,玉花浮动苍龙阙。
但将歌舞赏清妍,肯信山河会分裂。
自从国步多艰难,胡骑长驱窥汉关。
阴风惨淡随杀气,见雪翻使摧心顔。
古来治理初无别,中国浸强胡浸灭。
坐令和气变阳春,肉食于今未宜忽。
迂愚放逐恩已寛,敢惮道远貂裘寒。
空余炯炯寸心赤,中夜不寐忧千端。
素髪飘萧头已满,百年光景行将半。
未知梦幻此生中,几回看雪光凌乱。
会当扫动豺狼穴,国耻乘时须一雪。
酒酣拔剑斫地歌,心胆开张五情热。
中兴之运我期皇,江汉更洒累臣血。
怪底春山桂开早,仙籍浮香远相告。
固知锺爱在贤郎,谁谓笔根无显报。
亲宾来贺如云奔,车马煌煌于氏门。
七杯燕客吾未与,应欲特开东阁樽。
去得南风来北风,神灵只在指呼中。
老坡有语旧曾记,信我人厄非天穷。

李纲(1083年7月27日-1140年2月5日),字伯纪,号梁溪先生,常州无锡人,祖籍福建邵武。两宋之际抗金名臣,民族英雄。

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年),李纲登 进士 第,历官至 太常少卿 。 宋钦宗 时,授 兵部侍郎 、 尚书右丞 。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入侵 汴京 时,任京城四壁守御使,团结军民,击退金兵。 宋高宗 即位初,一度起用为相,曾力图革新内政,仅七十七天即遭罢免。绍兴二年(1132年),复起用为湖南宣抚使兼知潭州,旋即又遭免职。

绍兴十年(1140年)病逝,追赠 少师 。

中文名
李纲
别名
李伯纪
国籍
中国
性别
出生地
秀州华亭
出生日期
1083年7月27日
去世日期
1140年2月5日
祖籍
福建邵武
民族
汉人
所处时代
宋朝
字号
字伯纪、号梁溪先生
谥号
忠定
官职
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等
代表作品
《梁溪集》、《靖康传信录》、《梁溪词》
主要成就
组织东京保卫战
追赠
少师、陇西郡开国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