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丰

人物 | 历史人物 | 曾丰
侯星转作使臣星,驲传轺车得按行。
天节前驱绣衣出,蒋山摇动大江清。
曰来紫姑,?甘有兮松醽,糅以兮胶饧。
紫姑来下肸余馨。
?辛有兮椒醁,糅以兮葱?,紫姑来下肸余馥。
?淡有兮桃醾,糅以兮柏饴。
紫姑来下肸予馡。
?三薰兮三酹,夫有恳兮其敢昧。
久求如愿兮,顾兹在几为余兮割爱。
?来紫姑,伊嫠且群。
?凡借颜色,饶髭须。
?厥有李赤豫让范雎。
?若乃鬼残,彼非刑馀。
?彼所有若所无,缓急自可相须。
?讵必如愿,而弗以乞余。
?羌紫姑,形不露脰而有影若拇,殆余授邪。
?羌如愿,声不露噣而有响若吽,殆余扣邪。
公其愿贵,或愿富邪。
贵岂能玉余骨使莫腐,富岂能冰余肉使莫臭邪。
文章可传,金石不朽。
要责其精,须迟以久。
余心所愿,汝假之寿。
应声莽卤,似曰有有。
东山未为高,坐觉鲁之小。
更上泰山巅,天下不胜眇。
公作如是观,所学胡可料。
父兄自磨磋,师友相揉矫。
犹恐眼未高,著脚江湖渺。
才疑辄遍参,一悟百高了。
今簸增城糠,冗不废舒啸。
数椽立江头,万象生木杪。
揆之高了机,抚掌成独笑。
或指罗浮尖,又出凤凰表。
尝试登罗浮,凤凰仅毫秒。
洙泗圣人门,等级盖不少。
抬头空仰高,瞑目谁见晓。
能拍十哲肩,不失速而肖。
要策参之勋,守约始为妙。
更与约相忘,混沌安得窍。
公馀勿哦松,回光返自照。
周家刑不上大夫,法固不足礼有馀。
有才毕愿进朝路,非老谁忍回田庐。
秦坑学士置勿道,汉嫚大臣视如奴。
逸民不出朝士去,前有两生后二疏。
世祖聪明失之察,待臣少礼多以法。
尚书曾不免牵曳,御史或犹遭扑挞。
尚书御史未足论,位至三公危一发。
侯霸朱浮仅免归,韩歆戴涉终见杀。
先生识帝贫贱时,富贵共之理所宜。
云胡召至留不住,无乃平日窥其微。
龙颜之疏顾岂忍,鸟喙所伏那可知。
当初高蹈疑矫世,落后逆观信知机。
退身不勇公孙贺,明泣危机终自堕。
先生明甚勇如之,天地万物莫吾挫。
将星群立客星孤,群恐难调孤易祸。
帝坐边头睡熟间,梦魂已在桐江卧。
将星炯炯亘今明,不似客星明更大。
火气之馀金气乘,岭南寒暑独无凭。
虽非卤地亦卑湿,不必梅天皆郁蒸。
椰子簟凉肤起粟,荔枝膏冷齿生冰。
休言恶地欠霜雪,似为贫家省絮缯。
一心贯群伦,乃是吾祖事。
耳孙不绳武,愧子两大字。
视后而著鞭,书此以自儆。
一言行终身,要处君已领。
名以懒故无,业以病故疏。
但梦华胥国,而友无怀徒。
百诗一不补,十口九欲癯。
人所共弃者,子独何取欤。
自唐大历后,二百年无诗。
太史豫章公,崛起江之西。
虽葩卒以正,况淡时乎奇。
织锦良独难,但要得锦机。
天限华夷数十峰,秦王始凿始相逢。
劳民浪辟峤南国,失德徒成身后胸。
楚粤未争寻丈远,炎凉无复半分同。
宾鸿讳入严关去,吾策如今不似鸿。
水眼通三岛,波心涌一峰。
两岸悬石稳,千古怒涛桩。
呵剑驱游蜃,鞭雷起蛰龙。
仙人有馀量,事了岂留踪。
钱塘江涌千万奇,收为词气吞虹蜺,敢与九关虎豹违。
蜂芒虿刺攒一时,或疑宜州城上人不归。
桂林山罗千万怪,收为诗胆吞渤澥,敢与九疑魑魅对。
瘴雨蛮烟鏖十载,谁料儋州海上人犹在。
一尊三酹古藤阴,少游陈矣君日新。
还过韶石闻舜琴,混融奇怪入古音。
韩子老来潮阳归后固自文章功更深,何当道德终不负初心。
浩劫以来无限诗,牢笼收拾若为齐。
未离声病即为韵,犹涉色尘皆是题。
三代后无非濮上,百年前岂有江西。
子其高出诸公右,恐太高时少放低。
四时秋为阴,凛凛兵气冲。
公始禀此生,今坐制百戎。
虽握生杀柄,以不杀为功。
长尔塞草青,自然脸霞红。
元气自子始,入申为至清。
况在申中央,其气尤粹精。
金风冷飕飕,玉寒露泠泠。
人间物莫当,夜堕文昌星。
长至之前风飋䫻,斗初建亥扃群物。
从春至冬推岁律,十二月中一良月。
既望之馀气氤氲,月初生魄钟异人。
从武至文数朝绅,三千臣中一良臣。
诞弥先后仅三日,明主良臣岂徒出。
虏旧陆梁新勃窣,庙算宸谟关宥密。
帷幄精神运筹馀,门阑气燄悬弧初。
寿觚有量吞江湖,寿词无技雕琼琚。
姑容夷夏一家日,更□君臣千载图。
秋途琴剑留东坰,午夜斋房发西棂。
协气横流太白岭,祥光上属长庚星。
诘朝廉访太丘长,三千珠履罗芝庭。
诞弥厥月众所贺,止或尼之岂忘情。
饮君以蜀州竹叶之酒,食君以郦县菊花之英。
采英探酒非俗事,敢烦素素相卿卿。
既多且旨奉以进,乃赓载歌坐而听。
酒有香于以却君之宣发,英有味于以制君之颓龄。
爬搔黑头戴大豸,磨切龆齿吞长鲸。
二十四考相唐国,一百六岁侯罗城。
貂蝉何加外望重,钟鼎不屑初心轻。
拔脚归寻耕钓盟,割棕为笠藜为羹。
一洗重盖兼珍腥,吾身吾口已中清。
露顶洒风漱泠泠,更与赤松俱长生。
出入交战以义肥,卜商先觉后勿违。
上下交征以利危,惠王后悔终何追。
义利之差一毫尔,其缪遂至于千里。
不差不缪今谁氏,岭外眼中有之子。
彼门如市挽不留,吾心如水从之游。
自能下学学箕裘,相期上对对冕旒。
挑兮挞兮小豚犬,匡之直之古坟典。
铸铁肯捐丹九转,化龙宁吝墨一点。
喜得家书睡不成,拥衾攲枕数寒更。
冲风铁板俄惊晓,映日纱窗又报晴。
蹀躞过桥朝马响,咄嗟争道担夫声。
利名失脚时回首,虽未能忘也较轻。
高庙中兴初十年,大参内制馀百篇。
心声之发动夷夏,手泽所存传子孙。
得其传者孙之嫡,参自道根至枝叶。
一元生二二生三,万特取千千取百。
诗书其髓易其精,左右逢原笔纵横。
公先闻道非后进,我后获仁岂先生。
知津问津盖有得,教玉琢玉其何名。
玉虽不以石作使,以磨易磋亦其理。
春秋以来有师承,博约之外无宗旨。
风行水上旧为文,雷在地中新复理。

曾丰(1142-1224),字幼度,号樽斋,江西省乐安县牛田镇 流坑 桥西人。南宋知名文学家、诗人。乾道五年(1169)进士及第,授 永州 教授,历任赣县县丞, 义宁 、 浦城 县令,广东经略司曹, 德庆 知府,湖南参帅, 朝散大夫 等职。嘉泰四年(1204),被罢职回乡。曾丰生平好学,博览群书,以文章名噪一时。政事之余,醉心诗文创作,归乡后,筑室“樽斋”,因以为号。以诗酒自娱,四方来求诗文者经常满座。著有《缘督集》40卷。今存诗551首,存文162篇。

中文名
曾丰
出生地
江西省乐安县牛田镇流坑桥西
出生日期
1142年
去世日期
1224年
所处时代
南宋
字号
字幼度,号樽斋
代表作品
《缘督集》40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