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岳

人物 | 历史人物 | 南宋祁门诗人
亦笑诗书记姓名,到头为祟若为情。
汉家礼乐今尘土,不欠当时鲁两生。
但得梅花过一冬,那须圣酒送文穷。
扬州不见梅花面,莫是何郎句未工。
双娥洒泣凝春竹,粉落脂残不忍妆。
开作疏花寄幽独,雪中仍作楚骚香。
庾岭以南非楚产,离骚不载亦堪嗟。
行吟傥见灵均否,且与辛夷定等差。
十年不读床头易,山雨鸣蓑为口忙。
行矣公无落吾事,水田漠漠正移秧。
貂蝉勋业麒麟画,自有夔龙向上人。
数本不为吾辈设,风烟之句水云身。
烧药炉存草亦灵,煮茶灶冷水犹清。
老仙一去无消息,只有飞泉落佩声。
桃花认得捕鱼船,醉著归来月满川。
山鬼已磨苍玉碧,要留名字与风烟。
家在清溪第几峰,谁搴薜荔采芙蓉。
渔歌未断忽归去,翠壁一重云一重。
群仙曾此醉?船,插向苍厓不记年。
蕙帐夜寒闻鹤语,人民城郭自堪怜。
宿雨留云被半岩,晴光飘散雪毵毵。
沾衣不识骨轻重,下有老龙无底潭。
竹绕寒栖藓径深,茎茎手种玉成林。
翠屏向晚无人对,犹识先生一寸心。
又撑小艇过前湾,竹外庵居昼掩关。
桃李无言开未了,春风元自不曾閒。
云气藏山雪捲滩,地灵不与俗人看。
一篙略借秋崖便,九曲欲穷山雨寒。
莫说水穷山势开,匆匆急棹酒船回。
溪山欲尽兴无尽,撑入白云深处来。
乘兴而来亦偶然,谁将阴壑作晴川。
笋舆更问星村路,去看溪南一线天。
手斸风烟不占多,春来物物是阳和。
极知山与诗为地,老去无诗奈若何。
亭与樵岚一样新,诗书不受世间尘。
清风明月来无尽,不在溪山只在人。
竹外清溪溪外峰,谁搴薜荔采芙蓉。
所思渺渺隔何许,我欲从之骑九龙。
终日看山自一奇,寒溪更与月相宜。
采芹人去夜岑寂,政是先生得意时。
莫问秋风八月槎,一蓑欲老水之涯。
笔床茶灶肯同住,毕竟吾宗是作家。
客怀老去向谁开,白雪茎茎不用栽。
只有爱书馀习在,待携残藁过溪来。
默坐焚香尽自佳,莫随俗眼乱空花。
古今人物不相及,元只中间隔一些。
山自西来玉作层,千峰住处一溪萦。
宜晴宜雨乍明灭,不是老天无十成。
山是乌山落一支,径烦诗眼相亭基。
舞雩人在春风里,清坐不言山更奇。
研朱滴露月三更,见说群书作堵环。
君自苦于经传癖,不如借我去看山。
青山不入俗士眼,谁肯著楼招唤渠。
径草不锄花又老,一帘新雨了残书。
三间屋与佛同住,纸帐梅花烟雨寒。
有客肯来清话否,上楼借与好山看。
老蚕作茧自缠裹,不肯生前只么休。
却后百年牢记取,满身明月桂花秋。
白头不了秋风债,桂穴锄云种一枝。
与世今迷日五色,莫教地下有人知。
野径孤横雪外枝,岁寒了不受春知。
世间所谓奇男子,除却梅花更是谁。
荒烟疏树野人家,竹外寻诗一径斜。
山鸟亦知人意思,忽翻残雪啄梅花。
草庐不惯高轩过,莫怪樵青久未应。
一片断云寻宿处,有诗谁与录侯鲭。
向来曾管重湖月,五老当门但读书。
见说邦人犹感慨,恨予不学蔺相如。
吾徒例迂疏,与世自少可。
不工口嗫嚅,正坐胸磊砢。
折腰迂人情,高论常轗轲。
归哉夜窗雨,喜不失故我。
琴尊日多暇,未觉此计左。
秋风挟佳月,流光侑孤坐。
持觞酹伯伦,彼豪真蜾蠃。
西风忽凄厉,皎月流素光。
客从何方来,兰佩芙蓉裳。
挥琴发哀弹,夜寂山苍苍。
可人者曲生,挽我无何乡。
醉中眇万物,拄颊歌沧浪。
毛颖轻俗子,孔方疏吾曹。
未须奴事钱,正可仆命骚。
持此将安之,聊足以自豪。
向来与诸儒,尚论夔与皋。
此言终当酬,时命不我遭。
欲语恐惊纷,卑之无甚高。
我贫良亦艰,未老生白须。
策名奉常第,年已三十馀。
半生苦无几,宁不欲疾驱。
山麋野而僻,所至皆崎岖。
一登督视府,两驾太守车。
意见有不合,索去不待炊。
所以二十载,同一优侏儒。
岂如云水身,自适瓜芋区。
夕吾酒一瓢,朝吾饭一盂。
贫贱与富贵,本自无羞殊。
寄语刘伯龙,毋烦鬼揶揄。
人生有穷达,不系才不才。
造物所付与,圣贤不能回。
君看孔孟氏,遇世何如哉。
岂其有不如,王驩与桓魋。
以兹自忖度,所遭已踰涯。
前瞻固不反,后顾又可咍。
同时第进士,或未离蒿莱。
归来亦云幸,潇散月下杯。
山池芰荷过,野岸芙蓉开。
幅巾一筇竹,适可眠秋厓。
左耳听比邻,哀哀哭其夫。
家破肉未寒,欲与死者俱。
右耳听嫠妇,呱呱哀其雏。
夫亡仅一女,不自禁毒痡。
揽衣夜向晨,铙鼓何喧呼。
谁何过丧车,送骨荒山隅。
中年自多感,人世何所娱。
闻见又如此,坐叹岁月徂。
明朝计安出,痛饮真良图。
挂冠与结绶,孰者为良图。
忍贫殊亦难,乃有山水娱。
一官落世网,耳目皆非吾。
以此裁量之,回也终不愚。
茅屋八九间,左右瓜芋区。
旋篘薄薄酒,美如步兵厨。
醉中天地宽,渺视驺侏儒。
六合日清旷,吾道宁榛芜。
何幸?亩间,身亲见唐虞。
不学张季鹰,秋风但莼鲈。
肮脏自山林,伊优自朝市。
是耶其非欤,一笑付图史。
纷华勿与战,深沟闭坚垒。
岁月曾几何,折北俱披靡。
问君胡能然,待以不争耳。
北山有微行,聊足屣吾履。
未莎者维菊,未棘者维杞。
撷之复湘之,寒绿冰人齿。
秋声在树间,饷我一睡美。
谁其惊周公,山鸟亦逝矣。
澡身乎书圃,晞发于礼园。
静中观我生,父乾而母坤。
宁不自爱重,日夕声利昏。
前脩亦人耳,而我何沄沄。
飘流众浊间,我者能几存。
人言千丈清,不如一寸浑。
吾方洗吾耳,尔舌宁可扪。
人情习华竞,何啻于乞墦。
此固吾不能,归袖风翻翻。
寘矣勿复道,荷锄过前村。
我观众草树,等是气所囿。
蓬茅一何荒,桃李一何秀。
荣悴固不齐,受命了无缪。
所以山中人,翩然拂归袖。
丁宁语泉石,此误不可又。
开帘受微飔,排闼入孤岫。
是身如虚空,一室宽宇宙。
夫何不訾省,与世争决骤。
天分有固然,吾力岂其究。
往年郑子真,口语挂吏文。
宁知世间事,变化纷如云。
有司出纳吝,但守吾见闻。
参互漏一钱,怒气欲嚼龈。
鞭笞敢谁何,竟取众犬狺。
大官饱溪壑,此特其毫分。
奋髯一轩渠,要亦何足云。
人言老先生,膏以明自焚。
归来北窗底,寸田得锄耘。
诸公直汲黯,羔雁当成群。
乃肯巾柴车,林壑伴野麇。
相从亦何乐,赖有中书君。
我本耕田夫,老矣纡郡章。
头童齿欲豁,顾视俱茫茫。
胸中了无有,宁敢高颉颃。
牧民如牧羊,惟恐隳官常。
秋田失一饱,我食不下吭。
宁知事大缪,以肉齿步光。
每遭官长骂,刚肠怒生芒。
归来几何时,有过墙下桑。
西风一叶脱,野草忽已黄。
君行不可挽,吾意不可忘。
吾仕竟三黜,吾气竭再鼓。
百年会有极,等作一抔土。
宁当友鱼虾,勿谓怒豺虎。
静中试遐观,一一皆自取。
但恨齿发衰,无力供保伍。
结茅得幽深,杉竹自成坞。
食贫秋田少,酒不供小户。
醒眼对佳山,日夕迭宾主。
有谈及世故,使我舌屡吐。
常恐天地间,愧仰而怍俯。
所以猿鹤居,不嫌蓬藋拄。
可惜秋风至,送君又南浦。
他山有高梧,摵摵入凉吹。
物情竞趋新,不觉失故翠。
吾生夫何如,坐为有身累。
青山久蹉跎,白发竟憔悴。
平生老瓦盆,笑我识丁字。
为言已衰迟,有口不如醉。
醉中当自知,生世略如寄。
何为争市朝,以死博一愧。
一杯为引满,遂及二三四。
颓然乎林间,客去吾欲寐。
春皋有耕夫,扣角卧林麓。
朝饥不能忍,肯受世熏沐。
脱身从牛衣,入耳皆狗曲。
何如一蓑寒,风雨立于独。
人言骨相屯,自信亦良笃。
空山多白云,万此宁有足。
幽然闺中秀,不如倚市门。
彼美林下风,不如刺绣文。
冰怀独耿耿,宁入俗眼观。
岁月不我留,老苍眉宇间。
举世无与娱,逝言从绮园。
一歌一叹息,寘此忽复论。
猗猗者芳兰,翳翳彼幽麓。
不烦汉阴人,抱瓮相灌沐。
春风自桃李,急管乱繁曲。
纷纷众醉间,美此一醒独。
造化本何心,亦因材以笃。
所以古之人,身外无不足。
客有古琴瑟,得之自龙门。
于今几何代,庚庚裂奇纹。
携持过齐王,自意当骇观。
何如适献笑,弃置笙竽间。
时世我不遭,归其老丘园。
钟期今安之,谁与俗士论。
长房一青竹,阅世不知几。
下视区中人,岁月老分至。
颇闻第二泉,风烟未渠已。
谪堕脩茶经,政坐一念起。
谁令哀鸿号,手足痛入髓。
秋江渴到底,安得半帆驶。
大士慈悯故,虑岂不及此。
军持乞馀滴,厥德安敢倍。
愿言出岫心,慰我在原意。
归寻旧时杖,小住五百岁。
斐然偶成章,和者盖凡几。
风骚李杜坛,可望不可至。
而况濂洛徒,每叹吾已已。
岂无愿学心,衰懦鼓不起。
何方有神医,与我三换髓。
道在一唯间,不在落笔驶。
君谈何容易,仆也敢当此。
平生一青灯,事半功则倍。
遗书亦具存,言固不尽意。
勉矣山林人,优哉聊卒岁。
蟏蛸网罗遗逸,离留劝课农桑。
鸣蜩吸风饮露,反舌吹笙鼓簧。
苍鹰守株待兔,白鹭临渊羡鱼。
鸤鸠妇叹于室,蜗牛亦爱吾庐。
不寐何为者,幽居事更稠。
怯风思鹤冷,闻雨为花愁。
草合妨游屐,沙崩压钓舟。
春蓑故无恙,攲枕数更筹。
不寐何为者,閒人最号忙。
酿方传得法,诗未足成章。
药草霜多损,寒蔬雨半荒。
幸无天下责,夔卨在岩廊。
括苍烟雨顶,客木晚巑岏。
家远书难到,云深梦亦寒。
僧邀携茗试,客许借诗看。
琴冷梅花月,何时为一弹。
野径渔樵共,霜寒江上村。
乱山横紫翠,孤笛送黄昏。
满壁题诗暗,连墙贳酒浑。
往来今已熟,稚子又应门。
肯为祁山住,晴浮草木春。
溪晴随砚转,心远与鸥亲。
几佐弦歌旧,宁矜硎刃新。
萧规元好在,传语憩棠人。
题遍南墙玉,与春相伴归。
花明晴岸阔,帆转暮江肥。
鹃老催红药,云香近紫微。
樯竿两燕子,也带笑声飞。
竹径裹茅茨,荒烟晚未炊。
氄禽争灌木,吠犬守巴篱。
涉世终于拙,归田已自迟。
老亲头白尽,眠雨话吾私。
山冱雪云低,荒芜略有蹊。
逢人多说虎,隔坞忽闻鸡。
寒剖蜂房户,晴分麦町畦。
迩来神亦健,薄饭厌羹藜。
且莫嫌穷僻,山居尽自奇。
候樵分玉蕈,熏穴得香狸。
杯隽明冰片,崖寒孕雪芝。
不遗吾一美,惭尔野人为。
近况居然野,称呼只墅民。
有诗供课最,无债恼比邻。
性亦无嫌懒,人多不解贫。
每过田父宿,吾自认吾真。
牛背夕阳暖,沙头霜叶寒。
酒生宁可薄,橘老尚多酸。
友昔几相卖,山吾素所欢。
墙阴有茅茨,留得菊花看。
岁晚何人肯卜邻,梅于我辈最情亲。
两山尽是经行处,一雪不知多少春。
先后花随人意思,横斜枝写月精神。
寒香嚼得成诗句,落纸云烟行草真。
云藏山坞坞藏梅,春意适从何许来。
天与此翁娱寂寞,日携扶老上崔嵬。
草堂须小难为客,霜月正高谁与杯。
分上下番开自好,登临且莫遣诗催。

方岳(1199~1262),南宋诗人、词人。字巨山,字元善,号秋崖,又号菊田。徽州祁门(今属安徽)人,一说台州宁海(今属浙江)人。绍定五年(1232) 进士 ,授淮东安抚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赵葵淮南幕中参议官。后调知南康军。后因触犯湖广总领 贾似道 ,被移治邵武军。后知袁州,因得罪权贵丁大全,被弹劾罢官。后复被起用知抚州,又因与贾似道的旧嫌而取消任命。经明行修,隐居不仕,以诗名世。有《深雪偶谈》。全宋诗诗文不用古律而以意为之。有《秋崖集》。

中文名
方岳
别名
字巨山,号秋崖
职业
诗人
性别
出生地
新安祁门
出生日期
1199
去世日期
1262
所处时代
南宋
字号
字巨山,字元善,号秋崖,又号菊田
代表作品
《秋崖先生小稿》《深雪偶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