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叔伦

文化 | 文学作品 | 诗词 | 曾任抚州刺史,代表作《女耕田行》
求理由来许便宜,汉朝龚遂不为疵。
如今谤起翻成累,唯有新人子细知。
曾向巫山峡里行,羁猿一叫一回惊。
闻道建溪肠欲断,的知断著第三声。
九疑深路绕山回,木落天清猿昼哀。
犹隔箫韶一峰在,遥传五马向东来。
金鸭香消欲断魂,梨花春雨掩重门。
欲知别后相思意,回看罗衣积泪痕。
画鹢春风里,迢遥去若飞。
那能寄相忆,不并子猷归。
后会知不远,今欢亦愿留。
江天梅雨散,况在月中楼。
城郭喧喧争送远,危梁袅袅渡东津。
杨花展转引征骑,莫怪山中多看人。
家在故林吴楚间,冰为溪水玉为山。
更将旧政化邻邑,遥见逋人相逐还。
拟向田间老此身,寒郊怨别甚于春。
又闻故里朋游尽,到日知逢何处人。
霜雁群飞下楚田,羁人掩泪望秦天。
君行江海无定所,别后相思何处边。
闭门茅底偶为邻,北阮那怜南阮贫。
却是梅花无世态,隔墙分送一枝春。
野水连天碧,峰峦入海青。
沧浪者谁子,一曲醉中听。
远道曳故屐,馀春会高斋。
因言别离久,得尽平生怀。
军门频纳受降书,一剑横行万里馀。
汉祖谩夸娄敬策,却将公主嫁单于。
临风脱佩剑,相劝静胡尘。
自料无筋力,何由荅故人。
岩云掩竹扉,去鸟带馀晖。
地僻生涯薄,山深俗事稀。
养花分宿雨,剪叶补秋衣。
野渡逢渔子,同舟荡月归。
潇洒绝尘喧,清溪流绕门。
水声鸣石濑,萝影到林轩。
地静留眠鹿,庭虚下饮猿。
春花正夹岸,何必问桃源。
何言访衰疾,旌旆重淹留。
谢礼诚难荅,裁诗岂易酬。
江清寒照动,山迥野云秋。
一醉龙沙上,终欢胜旧游。
轩车出东阁,都邑绕南河。
马首先春至,人心比岁和。
省风传隐恤,持法去烦苛。
却想埋轮者,论功此日多。
佐幕临戎旌旆间,五营无事万家闲。
风吹杨柳渐拂地,日映楼台欲下山。
绮席昼开留上客,朱门半掩拟重关。
当时不敢辞先醉,误逐群公倒载还。

戴叔伦(约732——约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人。年轻时师事 萧颖士 。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 容管 经略使 。晚年上表自请为 道士 。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今存诗二卷,多混入宋元明人作品,需要仔细辨伪。

中文名
戴叔伦
别名
字幼公
出生地
润州金坛(今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
出生日期
约开元二十年(732年)
去世日期
约贞元五年(约789年)
国籍
中国
民族
汉族
代表作品
《兰溪棹歌》
主要成就
地方官诗人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