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雨

人物 | 历史人物 | 元代诗文家、词曲家、书画家
孑然驯鹭雪霜明,下濑求鱼自在行。
碧玉灯檠双足瘦,白麻衣袂一身轻。
海鸥见事应何晚,凡鸟题门也不情。
输我鸳行旧俦侣,举头寥廓总云程。
春雪无声入画堂,东风浑似北风凉。
祗缘何逊题诗少,信是徐熙落墨强。
青鸟下迎罗袜步,苍髯来近玉台妆。
匡庐也入幽闺梦,睡里山花各自香。
雪羽飞来雪意浓,国香狼藉暝烟丛。
倩谁与剪吴淞水,爱尔能吟柳絮风。
翠袖佳人玉跳脱,平头奴子锦薰笼。
剑南画手看前辈,着粉施朱或未工。
亲闱晚岁斑衣乐,莲幕秋风绿水香。
范氏清名满吴会,朱公遗爱在桐乡。
淮山招隐推奇逸,彭泽疏封尽显扬。
却忆去年称寿日,刘梅盛事播诗章。
遮眼群峰雨,惊秋一叶风。
僧归建邺寺,诗到豫章公。
鲑菜真堪恋,桃笙不待攻。
澡身方得计,瓶外有馀空。
长眉如雪眼浑遮,施食岩前坐暝鸦。
坏衲半堆黄木叶,好峰千朵碧莲花。
湖山近日重来鹤,池馆于今足吠蛙。
早晚越中寻贺老,千秋观在尔东家。
公子翩翩出太常,南来使节拥辉光。
制器上供清庙荐,聚书内还东壁藏。
天禄子云终识字,岁星方朔暂为郎。
海沤零落洞庭野,回首箫韶引凤凰。
神翁观主来相访,既去犹如梦见之。
闭户著书吾党事,对床听雨昔人诗。
万羊何与分忧责,一物终能系盛衰。
回首孤云自天末,竹阴凉坐看蛛丝。
水品古来差第一,天下不易第二泉。
石池漫流语最胜,江流湍激非自然。
定知有锡藏山腹,泉重而甘滑如玉。
调符千里辨淄渑,罢贡百年离宠辱。
虚名累物果可逃,我来为泉作解嘲。
速唤点茶三昧手,酬我松风吹兔毫。
恩公昔住天平日,林下相迎坏色袍。
行到龙门无脚力,右肩偏袒吃樱桃。
江梅的的依茅舍。
石濑溅溅漱玉沙。
瓦瓯蓬底送年华。
问暮鸦。
何处阿戎家。
独寻招提游,果得世外欢。
昔贤所栖集,画像藏屋端。
山僧启锁鱼,不待啜茗乾。
修广各异制,精采俱生完。
堂堂苏长公,英气邈难干。
筇杖紫道服,天风吹袖宽。
清献薄须眉,示我铁肺肝。
尚馀所施物,片石椭而寒。
侍郎胡金华,高括侍中冠。
眉间可容掌,手版出中单。
颍滨与淮海,秋色亚层峦。
参寥独缁衣,颔髭茁茅菅。
最后辨才师,文茵高座安。
空山一室内,举目皆龙鸾。
再拜倾挈壶,喜极重悲酸。
去之三百载,归路何漫漫。
斯人为列星,下视虫沙繁。
宁不念学子,道术救彫残。
抵舍亟摹貌,微哉难控抟。
梦中傥未遇,展诗时一观。
古井何泓然,不食自甘冷。
去来绝攀缘,挽断辘轳绠。
唯有中宵月,圆中时照影。
天既劳我晚,不如早息我。
奚止七不堪,于世无一可。
空山酒半瓢,秃发花三朵。
平生仲长统,谁能曲如锁。
植梓五十本,移松八百栽。
山灵借好雨,似为道人来。
青意争郁勃,细声亦吹洒。
松如稚子长,梓长未盈把。
吾衰讵能待,将以荫来者。
幽篁不见天,况乃见月色。
晴来春尚佳,岂不有馀日。
离离花气上,稍稍帘阴直。
啼鴂夜不眠,声欲碎岩石。
闻声思逾寂,悟赏在兹夕。
春泥未成沙,曳屣柔且平。
春风不鸣条,振衣凉且轻。
我意本静惬,中林便独行。
松盖无曲影,水乐皆全声。
踽踽迫前冈,悠悠度斜坑。
老樵眼如猫,见我不问名。
直赠金光草,疑是古先生。
亲知贵浃密,屡此良宴会。
堂陛自崇广,促席归卧内。
说诗盛使气,屈折高李辈。
更端辄笑谑,知节已沾醉。
玲珑檐花乱,萧屑风竹碎。
政使韩伯休,移床夜相对。
雨中市井迷烟雾,楼底雨声无著处。
不知雨到耳边来,还是耳根随雨去。
好将此语问风幡,闻见何时得暂閒。
钟动鸡鸣雨还作,依然布被拥春寒。
翠水丹山气旁礴,几叠香痕经手握。
何年破镜飞上天,吴淞水剪并刀薄。
江南宝绘多遗馀,王孙不归恨蘼芜。
蘼芜消歇秋风起,班姬为我歌乌乌。

张雨(1283~1350),元代诗文家、词曲家、书画家、 茅山派 道士。旧名张泽之,又名张嗣真;字伯雨,号贞居之,又号句曲外史。钱塘(浙江 杭州 )人。

博学多闻,善谈名理。诗文、诗文、书法、绘画,清新流丽,有晋、唐遗意。曾从 虞集 受学,诗才清丽。年二十弃家为道士,居茅山,道名嗣真,道号贞真子,又自号句曲外史。师事茅山宗师许道杞弟子周大静,后师事玄教高道 王寿衍 ,居杭州 开元宫 ,与当时文士如 杨维桢 、张小山、马昂夫、仇山村、班彦功等均有唱和往来。

传世书迹有《 台仙阁记 》卷(现藏于上海博物馆)《题画二诗》卷(现藏于故宫博物院);著有诗集《贞居集》(又名《 句曲外史集 》)五卷。

中文名
张雨
别名
张泽之、张嗣真
国籍
中国
职业
诗文家、词曲家、书画家
性别
出生地
钱塘(今浙江杭州)
出生日期
公元1283年
去世日期
公元1350年
民族
汉族
所处时代
元代
字号
字伯雨、一字天雨、号句曲外史
代表作品
《台仙阁记》卷、《题画二诗》卷、《句曲外史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