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雨

人物 | 历史人物 | 元代诗文家、词曲家、书画家
鞭凤笞鸾下紫烟,笔床尘尾意翛然。
一贫自信如陶侃,三绝谁能似郑虔。
金碧瀛洲扶御扆,玉华仙露洒经筵。
寿岩独立风尘表,却笑灵椿是小年。
山世行藏本不羁,江东节序片帆随。
三朝犹是嘉平腊,一集又题丁卯诗。
赤石青林含古色,白沙翠竹照清漪。
春风浩荡鸥波兴,终要南山雾豹姿。
孰与言诗李髯叟,一日不见已为疏。
因观故京来白下,载闻新作过黄初。
小峰待月许携被,中林放鹤要回车。
杜陵醉歌不易得,岂惜华阳真逸书。
思远重逢茅小君,香消酒尽路三分。
五湖归思浮天水,一霎秋阴过雨云。
柳子篇章浑可法,花奴弦索共谁闻。
唯应自洗唐溪石,填得金泥小篆文。
上党搀天入醉魂,元功有意琢云根。
小于药玉荷心盏,大称霜皮木瘿樽。
藉草饮时留洞吏,隔花捧处倩山猿。
殷勤更借弥明鼎,寒夜联诗酒屡温。
漫叟古之贤达欤,愤世直言七不如。
著书首补云门乐,取醉政赖石湖鱼。
湘中韶濩遗欸乃,天下漫浪知猗吁。
饿死杜陵拾遗老,唯有舂陵能起予。
草木幽馨涧道微,白云拄杖去如飞。
独寻玉女洗头处,相伴仙人采药归。
几叠翠微深杳杳,一帘红素乱霏霏。
何堪酒债兼诗债,老却江南白苧衣。
亭下鸥波好放船,苍苍葭菼水如天。
投纶渔父小垂手,化蝶秋虫大学仙。
麻纸丹书应满笈,鳊鱼紫蟹不论钱。
清真逸少谁同传,独许华阳许叔玄。
绿玉飞梁碧藓封,羽人来倚瀑帘风。
偶翻贝叶经台上,与散昙华茗椀中。
有象到头终幻灭,无生弹指即虚空。
春寒大展三衣坐,百衲云山一线通。
曾谒西池閟殿春,赐加大国宠疏频。
择婿当年郗太傅,能书今日卫夫人。
玉镜离台空掩月,宝衣堆桁暗凝尘。
千秋乡中名不没,墓有通儿书老银。
百壶美酒那消忧,数卷道书天与游。
既雨秋城苦泥淖,未寒病骨思衣裘。
看我目光牛背上,忆君佩声凤池头。
情知契阔宁复语,白鹄斯举不可留。
风起春城散客忧,玉京台殿忆同游。
云开万象森丹阙,金织双龙盘翠裘。
此日听鸡趋禁籞,何年骑鹤过山头。
从君试觅王乔术,学化仙凫任去留。
十年京国总忘忧,诗酒风流共贵游。
溪月夜游鳷鹊观,滦云晓湿鹔鹴裘。
书来慰我临池上,秋去思君到水头。
更忆何人张仲举,于今江海为谁留。
一编上有东坊字,惭愧诗中见大巫。
直想瘦生如饭颗,竟从痒处得麻姑。
咸池水浅孤黄鹄,空谷天寒病白驹。
拟共风流接尊酒,秪愁尘土没双凫。
射策甲科今廿载,尺书难信石城潮。
径登乌府持天宪,犹倚青溪望使轺。
四月莺啼夹城仗,千官花拥大明朝。
会因桂树思真隐,独是淮南作赋招。
千岁岩头坐两夏,秋来忽梦刀头环。
笑别白?辞鹫岭,飞乘赤鲤下仙山。
桂子纷纷向人落,杨柳依依迟子还。
子云奇字不易得,只许澄江窥一斑。
故人渺在云林端,手种梓漆阴团团。
不愤读书从鬼谷,何嫌卖药近长安。
白日定趋天禄阁,青春宜著鵔鸃冠。
相思洒尽金壶墨,三十六峰生莫寒。
丹楼百尺倚云霄,有客怀仙兴独高。
腰下苍精缠宝气,眉间脉理卷金毛。
拟招薛子青田鹤,与钓任公碧海鳌。
幸自苍顽同木石,思君一夕梦劳劳。
煮药香中听雨眠,都缘未熟养生篇。
雪消春水深三尺,日上花阴过几砖。
世事悠悠高枕外,衡门寂寂暮霞边。
自惭病鹤摧颓甚,却顾云霄意悄然。
馀杭山水著飞楼,楼外长林地转幽。
十亩树阴閒濯足,一帘荷气晓梳头。
山涛举代嵇康懒,张说论文薛稷忧。
萧散人间两外史,平生犹欠幔亭游。

张雨(1283~1350),元代诗文家、词曲家、书画家、 茅山派 道士。旧名张泽之,又名张嗣真;字伯雨,号贞居之,又号句曲外史。钱塘(浙江 杭州 )人。

博学多闻,善谈名理。诗文、诗文、书法、绘画,清新流丽,有晋、唐遗意。曾从 虞集 受学,诗才清丽。年二十弃家为道士,居茅山,道名嗣真,道号贞真子,又自号句曲外史。师事茅山宗师许道杞弟子周大静,后师事玄教高道 王寿衍 ,居杭州 开元宫 ,与当时文士如 杨维桢 、张小山、马昂夫、仇山村、班彦功等均有唱和往来。

传世书迹有《 台仙阁记 》卷(现藏于上海博物馆)《题画二诗》卷(现藏于故宫博物院);著有诗集《贞居集》(又名《 句曲外史集 》)五卷。

中文名
张雨
别名
张泽之、张嗣真
国籍
中国
职业
诗文家、词曲家、书画家
性别
出生地
钱塘(今浙江杭州)
出生日期
公元1283年
去世日期
公元1350年
民族
汉族
所处时代
元代
字号
字伯雨、一字天雨、号句曲外史
代表作品
《台仙阁记》卷、《题画二诗》卷、《句曲外史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