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昶

人物 | 庄昶
王公作意下郊人,廊庙江湖梦亦真。
投老千峰聊自约,初交一臂此何神。
青山两坐曾他雨,白雪连歌别是春。
高逝凤凰九千仞,清都只恐绝无邻。
莺花笑弄祝融峰,来往应谁认此踪。
老子梦多山水癖,中丞情有岁寒松。
可无巢父安唐世,况得南轩待晦翁。
黄鹤楼前一回首,白云乡里看骑龙。
山晚溪喧减,天秋月放多。
棹歌如未起,其奈老夫何。
有诗俱月底,无酒不松根。
问我今何处,尧天击壤村。
老翠山皆洞,深红树颇花。
人誇仙世界,我笑是贫家。
细雨摊书卷,风花坐晚轩。
开笼拜鹦鹉,鹦鹉会人言。
短帽花能舞,长歌袖亦轩。
䦧墙诗最好,不是圣人言。
默默閒思坐,萧然閒此轩。
田家荆树好,好亦不须言。
俯仰无穷乐,春风一草轩。
此心还大舜,不见有流言。
道人一片心,云水活泼泼。
何处问天机,天机此秋阁。
坐亦岂非行,行亦岂非坐。
问我我不言,笑舞溪云破。
幽兰在南坡,爱之亦何趣。
为爱幽兰香,须识香来处。
此兰我何爱,对之终日坐。
万物我一兰,天地乃一我。
出门山水游,小孙每相喜。
殷勤捧鸠藤,请与老翁拄。
读书眼已花,半板未能过。
只向小藤床,闭眼终日坐。
布褐聊自温,豆粥长一饱。
只此深山居,逍遥以终老。
天机我不言,言之欲谁领。
柳塘春水深,弄此白鹅影。
老鹅秋菊中,我欲画几画。
万古天地间,且让庖羲独。
炯炯平生心,白日青天在。
深山南斗高,无夜不再拜。
江门风月诗,莲塘水花趣。
安得二先生,倾倒鹅湖寺。
朱学本不烦,陆学亦非简。
先生一笑中,皓月千峰晚。
斯文久寂寥,所望未云绝。
一夜老头颅,添却千茎白。
一雪正如此,乾坤何处看。
都将无极妙,千古一凭阑。
千古关仝画,江山意不穷。
老将无画意,今且问关仝。
天地一驴子,溪山坐晚烟。
古谁先有意,画我过前川。
太极吾焉妙,圈来亦偶誇。
此翁江阁路,骑雪又梅花。
睡起湖亭坐,乾坤意自深。
青天无一滓,明月在波心。
万物无无里,斯亭亦偶然。
道人閒不过,聊尔弄湖天。
微月此波寂,远峰何处青。
我来閒与坐,不记是谁亭。
天地无穷担,头昏老病深。
我无衣与钵,聊寄百年心。
明道虽人人,君须爱明道。
莫笑庄定山,徒能改君号。
幽鸟啼自哀,秋风竹枝怨。
哀怨情岂胜,月明寒影乱。
佳木求幽鸟,幽鸟求佳木。
佳木与幽鸟,感叹白头秃。
一见雪满颅,能不怀平生。
谁将单父台,画此作西铭。
感兹原上情,相倾或相顾。
老我空此心,爱亦莫能助。
赠别疏篱下,冬来菊又残。
只惟三两朵,留着自家看。
白酒江门暖,北来风正寒。
酿方君不录,明日寄书难。
万事都难问,相逢坐夜阑。
寒灯青的的,莫照酒杯乾。
人间何孝子,此日更求官。
何以江门老,无诗送子完。
何处戏场中,閒来舞独速。
放下鬼脸儿,俱是真面目。
数声老瓦盆,一曲古村篴。
熙熙歌舞中,不知皆帝力。
输赢每自如,万事亦何有。
君且莫扬拳,输还酌吾酒。
蛇麻失其性,道眼真不花。
我当幻中见,天地皆蛇麻。
万古写不停,玄天无一墨。
我欲往从之,苍苍本无色。
亭亭一华盖,仙踪长万古。
万古一六经,六经一尼父。
南山天地中,千古一拔萃。
此秀真泰山,当出尼轲辈。
一泓北沼深,涵泳在天地。
何自真不污,孕兹龙马处。
何处观朝阳,日日天东极。
吾人孤凤鸣,长向朝阳立。
吾心万古天,明月一池水。
以心观吾心,吾心是如此。
谢家芝兰庭,更着几松盖。
堂堂老翠圆,撑住青天在。
秋香五株桂,谢氏还几株。
要识乾坤中,鲁国今一儒。
浮云笼晚照,野树亦轻阴。
莫道无人迹,春山也自深。
昔日千年调,而今两秃翁。
都将无限意,高坐钓船中。
静坐方虚极,开门江月深。
梅花今夜好,天地亦吾心。
公恩在燕北,更活江西命。
问余何以知,冷庵印公印。
公在春在公,公死春何处。
门前病鬼冤,哭倒红杏树。
人生既已死,生理那可得。
千古一孤坟,空山落寒月。
朝浣浣此灵,暮浣浣此灵。
汤铭此谁后,得见当涂英。
浣天天光明,浣地地历陆。
大哉吾一心,浣浣圣贤出。
万古天地中,此脉未应绝。
拜读浣灵诗,一夜头尽白。
云水阁云峰,斜通幽鸟径。
巨石莫相寻,茏葱看隐映。
九皋昨夜露,孤鹤散清响。
惊起弄波人,长啸星河上。
白头据盘石,长竿弄烟水。
为问梦中怨,孰与溪鱼美。
暝翳寒城雨,明催古路人。
胸中纷扰梦,断我几黄昏。
神物本天用,寒山深见底。
不得抱珠眠,明年春雨里。
野外如膏雨,天边披絮云。
眼前春事急,公是耦耕人。
列国坛皆废,千年风未开。
洋洋兼沨沨,季子几时来。
平生用不尽,古人一卷书。
持此争愚圣,今人万卷馀。
逍遥游侣远来寻,万仞烟霞一片心。
难向眼前人说得,眼前人只解乡音。
山盟投老会相寻,无复人间不了心。
铁笛试吹峰顶月,山灵依旧是知音。

庄昶(1437~1499) 明代 官员、学者。字孔旸,一作孔阳、孔抃,号木斋,晚号活水翁,学者称定山先生,江浦孝义(今江苏南京浦口区东门镇)人。成化二年进士,历翰林检讨。因反对朝庭灯彩焰火铺张浪费,不愿进诗献赋粉饰太平,与 章懋 、 黄仲昭 同谪,人称 翰林 四谏。被贬桂阳州判官,寻改南京行人司副。以忧归,卜居定山二十余年。弘治间,起为南京吏部 郎中 。罢归卒,追谥文节。昶诗仿击壤集之体。撰有《庄定山集》十卷。

中文名
庄昶
性别
出生日期
1437
去世日期
1499
字号
字孔旸
所处时代
明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