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紫芝

人物 | 历史人物 | 南宋文学家代表作《竹坡词》
八十霜髭不出门,老师犹是辩才孙。
高人已复如云散,旧事那堪与客论。
春晴无复少年时,那作惊乌夜绕枝。
愿与君游云梦泽,不愁人夺鳯凰池。
北窗付我常高卧,手板看渠自倒持。
拟伴遗民钓烟水,萧规真欲效曹随。
南枝先回北枝槁,玉山谁向花前倒。
庾郎已老怕愁多,何郎怜花爲谁恼。
今年冬温得雪迟,西湖地胜着花早。
旧时处士作诗处,篱落横枝爲谁好。
清霜着树月满枝,白雪堆花门不扫。
丽句谁能鐡石肠,赖有广平文独老。
借令一笑有余妍,赋此新诗不须草。
归寻手种桃李花,痛翦繁枝投有昊。
偃革逢华旦,三雍识汉仪。
明伦先太学,首善自京师。
圣主修文日,诸生望幸时。
宸奎在轮奂,万目仰宏规。
昭文馆外无花看,吴市津头买树栽。
花本无情天有意,忍寒教爲老人开。
江头云雁欲飞时,倦翮依然在一枝。
少竚晚潮青版舫,共听朝雨绿荷池。
伯生醉熟惭空洞,梦得诗高有护持。
南浦分襟定何日,悬知清梦与君随。
当宁敷文德,贤关喜气多。
横经将正坐,讲艺忽投戈。
云拥桥门路,风摇辟水波。
小臣歌圣化,无地献菁莪。
六尺墙边满树霜,分明不是世间香。
黎郎可笑无风味,要把渠侬聘海棠。
重来樽酒定何时,藜杖同谁把一枝。
雅量久知吞梦泽,高飞犹恨隔天池。
凌烟事业归骠骑,乐府歌行付总持。
自载笔床茶竈去,喜君风味似天随。
画阁兰膏欲尽初,小窗留住玉蟾蜍。
欲知此地愁多少,一夜秋声入井梧。
旧日溪边醉帽斜,玉蕤如雪照乌纱。
如今欲折疏疏蘂,无奈霜蓬不受花。
素心失前期,幽事萦老念。
小筑犹未成,残年作逋欠。
五字俯见投,光芒肯收敛。
遐想徒意消,从游知礼僭。
流离兵盗余,有籍犹未占。
尚想南冈花,依依弄残艶。
栖迟倘会意,往返殊未厌。
如何两公子,盟寒久无验。
我语良可删,公当爲磨玷。
载酒苦未能,兹焉负深歉。
此夜秋怀谁得知,幽虫相语替人悲。
自从啼破黄昏後,直到寒窗无月时。
惯作梅花树底眠,老来何事作弹冠。
诗翁句里无官様,只合孤山月下看。
道人不爱葛藤禅,参得维摩妙法门。
颇怪後三犹有说,要从全一便归根。
昭文琴在何须鼓,惠子书多亦费言。
闻道山中少来客,炉香清坐与谁论。
嶰竹吹新阳,端门飞晚雪。
忆随侍祠官,走贺屐齿折。
帘垂白玉楼,风度苍龙室。
斋殿宿皇舆,修廊向鸣玦。
寒风吹忽散,万象森可閲。
星言催夙驾,天仗含璧月。
圣心有忱诚,天意有施设。
谁爲白雪歌,入奏黄金阙。
鸟声时向静中闻,尽日阴晴漫不分。
庭下落花如落絮,眼前春思似春云。
久将华发寄林泉,尺一呼来近日边。
身退已甘无事老,眼明重见太平年。
鼎湖龙去心虽在,长乐锺鸣喜欲颠。
解道贞元朝士少,刘郎定自有新篇。
内郎进表未平明,八玉排行御路平。
今夜皇舆宿斋殿,九重和气满宫城。
墙根有地一弓许,人言可种数十竹。
翁来只作三年留,仅比浮屠桑下宿。
竹成须待五六年,我已归乡卜新筑。
园夫笑谓主人言,不如锄苗种罂粟。
二月春风上翠茎,三月轻红照深绿。
嫣花落尽罂不空,碎粒圆时粟初熟。
乳膏自入崖蜜甜,满贮醍醐饮僧粥。
与其种竹供後人,孰若栽花资老腹。
人间作计真眼前,万事皆尔真可怜。
十年种木尚不肯,百年种德知何缘。
倚锄自顾颇羞涩,病眼对花空惘然。

周紫芝(1082-1155年),汉族,字少隐,号竹坡居士,宣城(今安徽宣城市)人,南宋文学家。

宋高宗 绍兴 十二年,中进士。十五年,为礼、兵部架阁文字。十七年(1147),为右迪功郎敕令所删定官, 历任 枢密院编修官、右司员外郎。二十一年(1151),出知兴国军(治今湖北阳新),后退隐庐山。交游人物主要有 李之仪 、 吕好问 、 吕本中 、 葛立方 以及秦桧等,曾向 秦桧 父子献谀诗。约卒于绍兴末年。著有《太仓稊米集》、《竹坡诗话》、《竹坡词》。儿子周畴。

中文名
周紫芝
出生地
安徽宣城
出生日期
1082
去世日期
1155
民族
汉族
所处时代
南宋
字号
字少隐,号竹坡居士
代表作品
《竹坡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