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均

人物 | 历史人物 | 南朝文学家、史学家
昔闻杨伯起,拖金振清风。
高华积海外,名实满山东。
自有五都相,非无四世公。
临窗惊白日,倚匣曳轻虹。
愿持鹪鹩羽,岁暮依梧桐。
客子惨无欢,送别江之干。
白云方渺渺,黄鸟尚关关。
纠纷巫山石,合沓洞庭澜。
行衣侵晓露,征舠犯夜湍。
无因停合浦,见此去珠还。
树响浃山来,猿声绕岫急。
旅帆风飘扬,行巾露沾湿。
深浪暗蒹葭,浓云没城邑。
不见别离人,独有相思泣。
故人杯酒别,天清明月亮。
露下寒葭中,风起秋江上。
衣染潺湲泣,棹犯参差浪。
匕首直千金,七宝雕华装。
生离何用表,赖此持相饷。
仆本幽并儿,抱剑事边陲。
风乱青丝络,雾染黄金羁。
天子既无赏,公卿竟不知。
去去归去来,还倾鹦鹉杯。
气为故交绝,心为新知开。
但令寸心是,何须铜雀台。
相送出江浔,泪下沾衣襟。
何用叙离别,临歧赠好音。
敬通才如此,君山学复深。
明哲遂无赏,文花空见沈。
古来非一日,无事更劳心。
云生晓霭霭,花落夜霏霏。
问余何意别,答言倦游归。
徒劳易水布,空负洛阳衣。
怀金无人别,抱玉遂成非。
安得久留滞,商山饶白薇。
君留朱门里,我至广江濆。
城高望犹见,风多听不闻。
流苹方绕绕,落叶向纷纷。
无由得共赏,山川间白云。
河阳一怅望,南浦送将归。
云山离晻暧,花雾共依霏。
流连百舌哢,下上阳禽飞。
桂舟无淹枻,玉轸有离徽。
愿君嗣兰杜,时采东皋薇。
王孙重离别,置酒峰之畿。
逶迤川上草,参差涧里薇。
轻云纫远岫,细雨沐山衣。
檐端水禽息,窗上野萤飞。
君随绿波远,我逐清风归。
平原不可望,波澜千里直。
夕鱼汀下戏,暮羽檐中息。
白云时去来,青峰复负侧。
踯躅牛羊下,晦昧崦嵫色。
王孙犹未归,且听西光匿。
桓谭不卖交,冯子任纡直。
浮溺逐波影,飘扬恣风力。
北州少知旧,南阳寡相识。
中驾每倾轮,当骞复摧翼。
望美无津梁,私自怜何极。
远涧自倾曲,石溆复戋戋。
含珠岸恒翠,怀玉浪多圆。
疏峰时吐月,密树不开天。
瑶绳尽玄秘,金检上奇篇。
是有琴高者,陵波去水仙。
故人来送别,帐酒临行阡。
露繁秋色慢,气怆蟪声煎。
雁渡章华国,叶乱洞庭天。
复有向隅泪,中肠皆涕涟。
但愿千丈松,结景云之峰。
山高日华早,枝多风彩重。
我还爱芳杜,群住揖骊龙。
塞外何纷纷,胡骑欲成群。
尔时始应募,来投霍冠军。
刀含四尺影,剑抱七星文。
袖间血洒地,车中旌拂云。
轻躯如未殡,终当厚报君。
仆本边城将,驰射灵关下。
箭衔雁门石,气振武安瓦。
勋轻赏废丘,名高拜横野。
留书应凿楹,传功须勒社。
徒倾七尺命,酬恩终自寡。
闻君报一餐,远送出平野。
玉标丹霞剑,金络艳光马。
高旗入汉飞,长鞭历地写。
曙星海中出,晓月山头下。
岁晏坐论功,自有思臣者。
临淄重蹴鞠,曲城好击刺。
不要身后名,专骋眼前智。
君看班定远,立功不负义。
掣拽二丈旗,踯躅双凫骑。
但问相知否,死生无险易。
团团珠晖转,照照汉阴移。
箕风入桂露,璧月满瑶池。
树青草未落,蝉凉叶已危。
还深长夜想,顾忆临邛卮。
芳杜果芜没,缨带欲何为。
我本北山北,缘涧彩山麻。
九茎日反照,三叶长生花。
可用蠲忧疾,聊持驻景斜。
景斜不可驻,年来果如驱。
安得昆仑山,偃蹇三珠树。
三珠始结荄,绛叶凌朱台。
玉壶白凤肺,金鼎青龙胎。
韩众及王子,何世无仙才。
安期傥欲顾,相见在蓬莱。
123456789

吴均(469~520年),字叔庠,南朝梁文学家、史学家,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人,南朝梁时期的文学家。

梁 天监 二年(503),吴兴太守 柳恽 召为主簿,常引与赋诗。 建安王 萧伟 趋贤重士,召吴均为记室,掌文翰;萧伟迁江州(今江西 九江 ),补吴均为国侍郎,兼府城局。后柳恽又转荐吴均于梁武帝,帝召之赋诗,深为赏识,任为侍诏,累升至奉朝请。吴均通 史学 。在任 奉朝请 期间,先是上表欲撰《 齐书 》,求借《齐起居注》及《群臣行状》,武帝不许。遂私撰《齐春秋》,成稿30卷。如实称武帝为齐明佐命,武帝不悦,以“其书不实”为名,使 中书舍人 刘之遴 诘问数十条,竟支离无对。武帝下令焚之,并免其职。不久,武帝又召令撰《通史》,起三皇迄齐代。吴均撰 本纪 、 世家 已毕,惟 列传 未就而卒。吴均还注 范晔 《 后汉书 》90卷,著《庙记》10卷、《十二州记》16卷、《钱唐先贤传》5卷等。

卒于普通元年(520年),时年五十二岁。

中文名
吴均
国籍
中国
性别
出生地
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
出生日期
宋明帝泰始五年(469年)
去世日期
梁武帝普通元年(520年)
民族
汉族
所处时代
南朝梁
字号
字叔庠
代表作品
《与朱元思书》、《与施从事书》、《与顾章书》、《续齐谐记》
主要成就
开创吴均体
后人称谓
南朝梁文学家、史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