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稹

人物 | 历史人物 | 官员 | 唐朝大臣、诗人,代表作《菊花》
风弄花枝月照阶,醉和春睡倚香怀。
依稀似觉双环动,潜被萧郎卸玉钗。
被色空成象,观空色异真。
自悲人是假,那复假爲人。
莺声撩乱曙灯残,暗觅金钗动晓寒。
犹带春酲嬾相送,樱桃花下隔帘看。
片石与孤松,曾经物外逢。
月临栖鹤影,云抱老人峰。
蜀客君当问,秦官我旧封。
积膏当琥珀,新劫长芙蓉。
待补苍苍去,樛柯早变龙。
飞舞先春雪,因依上番梅。
一枝方渐秀,六出已同开。
积素光逾密,真花节暗催。
抟风飘不散,见晛忽偏摧。
郢曲琴空奏,羌音笛自哀。
今朝两成咏,翻挟昔人才。
琉璃波面月笼烟,暂逐萧郎走上天。
今日归时最肠断,回江还是夜来船。
花枝临水复临堤,闲照江流亦照泥。
千万春风好擡举,夜来曾有凤皇栖。
将课司天历,先观近砌蓂。
一旬开应月,五日数从星。
桂满丛初合,蟾亏影渐零。
辨时长有素,数闰或余青。
坠叶推前事,新芽察未形。
尧年始今岁,方欲瑞千龄。
微月透帘栊,萤光度碧空。
遥天初缥缈,低树渐葱茏。
龙吹过庭竹,鸾歌拂井桐。
罗绡垂薄雾,环佩响轻风。
绦节随金母,云心捧玉童。
更深人悄悄,晨会雨蒙蒙。
珠莹光文履,花明隐绣栊。
宝钗行彩凤,罗帔掩丹虹。
言自瑶华浦,将朝碧帝宫。
因游李城北,偶向宋家东。
戏调初微拒,柔情已暗通。
低鬟蝉影动,廻步玉尘蒙。
转面流花雪,登牀抱绮丛。
鸳鸯交颈舞,翡翠合欢笼。
眉黛羞频聚,朱唇暖更融。
气清兰蘂馥,肤润玉肌丰。
无力慵移腕,多娇爱敛躬。
汗光珠点点,发乱绿松松。
方喜千年会,俄闻五夜穷。
留连时有限,缱绻意难终。
慢脸含愁态,芳词誓素衷。
赠环明运合,留结表心同。
啼粉流清镜,残灯绕暗虫。
华光独冉冉,旭日渐曈曈。
警乘还归洛,吹箫亦上嵩。
衣香犹染麝,枕腻尚残红。
羃羃临塘草,飘飘思渚蓬。
素琴鸣怨鹤,清汉望归鸿。
海阔诚难度,天高不易冲。
行云无处所,萧史在楼中。
红芳怜静色,深与雨相宜。
余滴下纤蘂,残珠堕细枝。
浣花江上思,啼粉镜中窥。
念此低回久,风光幸一吹。
春来频到宋家东,垂袖开怀待好风。
莺藏柳闇无人语,惟有墙花满树红。
春静晓风微,凌晨带酒归。
远山笼宿雾,高树影朝晖。
饮马鱼惊水,穿花露滴衣。
娇莺似相恼,含啭傍人飞。
深院无人草树光,娇莺不语趁阴藏。
等闲弄水浮花片,流出门前赚阮郎。
竹露滴寒声,离人晓思惊。
酒醒秋簟冷,风急夏衣轻。
寝倦解幽梦,虑闲添远情。
谁怜独欹枕,斜月透窗明。
闻有池塘什,还因梦寐遭。
攀禾工类蔡,咏豆敏过曹。
庄蝶玄言秘,罗禽藻思高。
戈矛排笔阵,貔虎让文韬。
彩缋鸾凰颈,权奇骥騄髦。
神枢千里应,华衮一言褒。
李广留飞箭,王祥得佩刀。
传乘司隶马,继染翰林毫。
辨颖□超脱,词锋岂足櫜。
金刚锥透玉,镔铁劒吹毛。
顾我曾陪附,思君正郁陶。
近酬新乐录,仍寄续离骚。
阿阁偏随凤,方壶共跨鳌。
借骑银杏叶,横赐锦垂萄。
冰井分珍果,金瓶贮御醪。
独辞珠有戒,廉取玉非叨。
麦纸侵红点,兰灯焰碧高。
代予言不易,承圣旨偏劳。
绕月同栖鹊,惊风比夜獒。
吏传开锁契,神撼引铃绦。
渥泽深难报,危心过自操。
犯颜诚恳恳,腾口惧忉忉。
佩宠虽緺绶,安贫尚葛袍。
宾亲多谢绝,延荐必英豪。
分阻杯盘会,闲随寺观遨。
祗园一林杏,仙洞万株桃。
澥海沧波减,昆明劫火熬。
未陪登鹤驾,已讣堕乌号。
痛泪过江浪,冤声出海涛。
尚看恩诏湿,已梦寿宫牢。
再造承天宝,新持济巨篙。
犹怜弊簪履,重委旧旌旄。
北望心弥苦,西回首屡搔。
九霄难就日,两浙仅容舠。
暮竹寒窗影,衰杨古郡濠。
鱼鰕集橘市,鹤鹳起亭臯。
朽刃休冲斗,良弓枉在弢。
早弯摧虎兕,便铸垦蓬蒿。
渔艇宜孤棹,楼船称万艘。
量材分用处,终不学滔滔。
杨子爱言诗,春天好咏时。
恋花从马滞,联句放杯迟。
日映含烟竹,风牵卧柳丝。
南山更多兴,须作白云期。
中分春一半,今日半春徂。
老惜光阴甚,慵牵兴绪孤。
偶成投秘简,聊得泛平湖。
郡邑移仙界,山川展画图。
旌旗遮屿浦,士女满闉闍。
似木吴儿劲,如花越女姝。
牛侬惊力直,蚕妾笑睢盱。
怪我携章甫,嘲人托鹧鸪。
闾阎随地胜,风俗举华殊。
跣足沿流妇,丫头避役奴。
雕题虽少有,鸡卜尚多巫。
乡味尤珍蛤,家神爱事乌。
舟船通海峤,田种绕城隅。
栉比千艘合,袈裟万顷铺。
亥茶阗小市,渔父隔深芦。
日脚斜穿浪,云根远曳蒲。
凝风花气度,新雨草芽苏。
粉坏梅辞萼,红含杏缀珠。
薅余秧渐长,烧後葑犹枯。
绿綟高悬柳,青钱密辫榆。
驯鸥眠浅濑,惊雉迸平芜。
水静王余见,山空谢豹呼。
燕狂捎蛱蝶,螟挂集蒲卢。
浅碧鹤新卵,深黄鹅嫩雏。
邨扉以白板,寺壁耀赬糊。
禹庙才离郭,陈庄恰半途。
石帆何峭嶢,龙瑞本萦纡。
穴爲探符坼,潭因失箭刳。
堤形弯熨斗,峰势踊香炉。
幢盖迎三洞,烟霞贮一壶。
桃枝蟠复直,桑树亚还扶。
鼈解称从事,松堪作大夫。
荣光飘殿阁,虚籁合笙竽。
庭狎仙翁鹿,池游县令凫。
君心除健羡,扣寂入虚无。
冈蹋翻星纪,章飞动帝枢。
东皇提白日,北斗下玄都。
骑吏帬皆紫,科车幰尽朱。
地侯鞭社伯,海若跨天吴。
雾喷雷公怒,烟扬竈鬼趋。
投壶怜玉女,噀饭笑麻姑。
果实经千岁,衣裳重六铢。
琼杯传素液,金匕进雕胡。
掌里承来露,盘中钓得鲈。
菌生悲局促,柯烂觉须臾。
稊米休言圣,醯鸡益伏愚。
鼓鼙催瞑色,簪组缚微躯。
遂别真徒侣,还来世路衢。
题诗叹城郭,挥手谢妻孥。
幸有桃源近,全家肯去无。
绮树满朝阳,融融有露光。
雨多疑濯锦,风散似分妆。
叶密烟蒙火,枝低绣拂墙。
更怜当暑见,留咏日偏长。
酒户年年减,山行渐渐难。
欲终心懒慢,转恐兴阑散。
镜水波犹冷,稽峰雪尚残。
不能辜物色,乍可怯春寒。
远目伤千里,新年思万端。
无人知此意,闲凭小栏干。
新篁才解箨,寒色已青葱。
冉冉偏凝粉,萧萧渐引风。
扶疎多透日,寥落未成丛。
惟有团团节,坚贞大小同。

元稹[zhěn](779~831年),字微之,别字威明,河南洛阳人。唐朝大臣、诗人、文学家。北魏宗室鲜卑拓跋部后裔,北魏昭成帝 拓跋什翼犍 十九世孙,比部郎中 元宽 之子,母为荥阳郑氏。

聪明过人,少有才名。贞元九年(793年),明经及第,授 左拾遗 ,进入河中幕府,擢 校书郎 ,迁监察御史。一度拜相,在 李逢吉 的策划下,出任同州刺史,入为尚书右丞。 太和 四年,出任武昌军节度使。

元稹与 白居易 同科及第,结为终生诗友,共同倡导 新乐府运动 ,世称“元白”,形成“ 元和体 ”。诗词成就巨大,言浅意哀,扣人心扉,动人肺腑。乐府诗创作受到 张籍 、 王建 的影响,“新题乐府”直接缘于 李绅 。代表作有传奇《 莺莺传 》《 菊花 》《 离思五首 》《 遣悲怀三首 》等。现存诗八百三十余首,收录诗赋、诏册、铭谏、论议等共100卷,留世有《 元氏长庆集 》。

太和五年(831年),去世,时年五十三,追赠尚书右仆射。

中文名
元稹
别名
元威明、元微之
职业
工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性别
出生地
河南洛阳
出生日期
大历十四年(779年)二月
去世日期
大和五年(831年)七月
民族
汉化鲜卑族
信仰
道教
所处时代
唐代
身份
政治家
字号
字微之,字威明
代表作品
《元氏长庆集》、《莺莺传》
主要成就
倡导新乐府运动
追赠
尚书右仆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