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玄

人物 | 历史人物 | 傅玄
鸣呼悠哉,日鉴在兹。
以时享祀,神明降之。
神明斯降,既佑飨之。
祚我无疆,受天之佑。
赫赫太上,巍巍圣祖。
明明烈考,丕承继序。
经始宗庙,神明戾止。
申锡无疆,祗承享祀。
假哉皇祖,绥予孙子。
燕及后昆,锡兹繁祉。
嘉乐肆庭,荐祀在堂。
皇皇宗庙,乃祖先皇。
济济辟公,相予蒸尝。
享祀不忒,降福穰穰。
于邈先后,实司于天。
显矣皇祖,帝祉肇臻。
本支克昌,资始开元。
惠我无疆,享祀永年。
于惟曾皇,显显令德。
高明清亮,匪兢柔克。
保乂命祜,基命惟则。
笃生圣祖,光济四国。
于铄皇祖,圣德钦明。
勤施四方,夙夜敬止。
载敷文教,载扬武烈。
匡定社稷,恭行天罚。
经始大业,造创帝基。
畏天之命,于时保之。
执竞景皇,克明克哲。
旁作穆穆,惟祗惟畏。
纂宣之绪,耆定厥功。
登此俊乂,纠彼群凶。
业业在位,帝既勤止。
维天之命,于穆不已。
于皇时晋,允文文皇。
聪明睿智,圣敬神武。
万几莫综,皇斯清之。
虎兕放命,皇斯平之。
柔远能迩,简授英贤。
创业垂统,勋格皇天。
唐尧咨务成,谦谦德所兴。
积渐终光大,履霜致坚冰。
神明道自然,河海犹可凝。
舜禹统百揆,元凯以次升。
禅让应天历,睿圣世相承。
我皇陟帝位,平衡正准绳。
德化飞四表,祥气见其徵。
兴王坐俟旦,亡主恬自矜。
致远由近始,覆篑成山陵。
披图按先籍,有其证灵液。
伯益佐舜禹,职掌山与川。
德侔十六相,思心入无间。
智理周万物,下知众鸟言。
黄誉应清化,翔集何翩翩。
和鸣栖庭树,徘徊云日间。
夏桀为无道,密网施山河。
酷祝振纤网,当奈黄雀何。
殷汤崇天德,去其三面罗。
逍遥群飞来,鸣声乃复和。
朱誉作南宿,凤皇经羽群。
赤乌衔书至,天命瑞周文。
神誉今来游,为我受命君。
嘉祥致天和,膏泽隆青云。
兰风发芳气,阖世同其芬。
灵之祥,石瑞章。
旌金德,出西方。
天降命,授宣皇。
应期运,里经骧。
继大舜,佐陶唐。
赞武文,建帝纲。
孟氏叛,据南疆。
追有扈,乱五常。
吴寇劲,蜀虏强。
交誓盟,连遐荒。
宣赫怒,奋鹰扬。
震乾威,曜电光。
陵九天,陷石城。
枭逆命,拯有生。
万国安,四海宁。
宣受命。
应天机。
风云时动。
神龙飞。
御诸葛。
镇雍梁。
边境安。
夷夏康。
务节事。
勤定倾。
揽英雄。
保持盈。
渊穆穆。
赫明明。
冲而泰。
天之经。
养威重。
运神兵。
亮乃震毙。
天下宁。
征辽东。
敌失据。
威灵迈日域。
公孙既授首。
群逆破胆。
咸震怖。
朔北响应。
海表景附。
武功赫赫。
德云布。
宣皇辅政。
圣烈深。
扰乱反正。
从天心。
网罗文武才。
慎厥所生。
所生贤。
遗教施。
安上治民。
化风移。
肇创帝基。
洪业垂。
于铄明明。
时赫戏。
功济万世。
定二仪。
定二仪。
云行雨施。
海外风驰。
时运多难。
道教痡。
天地变化。
有盈虚。
蠢尔吴蛮。
虎视江湖。
我皇赫斯。
致天诛。
有征无战。
弭其图。
天威横被。
廓东隅。
景龙飞。
御天威。
聪鉴玄察。
动与神明协机。
从之者显。
逆之者灭夷。
文教敷。
武功巍。
普被四海。
万邦望风。
莫不来绥。
圣德潜断。
先天弗违。
弗违祥。
享世永长。
猛以致宽。
道化光。
赫明明。
祚隆无疆。
帝绩惟期。
有命既集。
崇此洪基。
平玉衡。
糺奸回。
万国殊风。
四海乖。
礼贤养士。
羁御英雄。
思心齐。
纂戎洪业。
崇皇阶。
品物咸亨。
圣敬日跻。
聪鉴习下情。
明明综天机。
文皇统百揆。
继天理万方。
武将镇四隅。
英佐盈朝堂。
谋言协秋兰。
清风发其芳。
洪泽所渐润。
砾石为圭璋。
大道侔五帝。
盛德逾三壬。
咸光大。
上参天与地。
至化无内外。
无内外。
六合并康乂。
并康乂。
遘兹嘉会。
在昔羲与农。
大晋德斯迈。
镇征及诸州。
为蕃卫。
玄功济四海。
洪烈流万世。
因时运。
圣策施。
长蛇交解。
群桀离。
势穷奔吴。
虎骑厉。
惟武进。
审大计。
时迈其德。
清一世。
惟庸蜀。
僣号天一隅。
刘备逆帝命。
禅亮承其馀。
拥众数十万。
窥隙承我虚。
驿骑进羽檄。
天下不遑居。
姜维屡寇边。
陇上为荒芜。
文皇悯斯民。
历世受罪辜。
外谟藩屏臣。
内谋众士夫。
爪牙应指授。
腹心献良图。
良图协成文。
大兴百万军。
雷鼓震地起。
猛势陵浮云。
逋虏畏天诛。
面缚造垒门。
万里同风教。
逆命称妾臣。
光建五等。
纪纲天人。
天序历。
应受禅。
承灵祜。
御群龙。
勒螭虎。
弘济大化。
英隽作辅。
明明统万机。
赫赫镇四方。
咎繇稷契之畴。
协兰芳。
礼王臣。
覆兆民。
化之如天与地。
谁敢爱其身。
大晋承运期。
德隆圣皇。
时清晏。
白日垂光。
应箓图。
陟帝位。
继天正玉衡。
化行象神明。
至哉道隆虞与唐。
元首敷洪化。
百寮股肱并忠良。
民太康。
隆隆赫赫。
福祚盈无疆。
金灵运。
天符发。
圣徵见。
参日月。
惟我皇。
体神圣。
受魏禅。
应天命。
皇之兴。
灵有徵。
登大麓。
御万乘。
皇之辅。
若阚虎。
爪牙奋。
莫之御。
皇之佐。
赞清化。
百事理。
万邦贺。
神祇应。
嘉瑞章。
恭享礼。
荐先皇。
乐时奏。
磬管锵。
鼓渊渊。
钟锽锽。
奠樽俎。
实玉觞。
神歆飨。
咸悦康。
宴孙子。
佑无疆。
大孝烝烝。
德教被万方。
于穆我皇。
盛德圣且明。
受禅君世。
光济群生。
普天率土。
莫不来庭。
颙颙六合内。
望风仰泰清。
万国雍雍。
兴颂声。
大化洽。
地平而天成。
七政齐。
玉衡惟平。
峨峨佐命。
济济群英。
夙夜乾乾。
万机是经。
虽治兴。
匪荒宁。
谦道光。
冲不盈。
天地合德。
日月同荣。
赫赫煌煌。
曜幽冥。
三光克从。
于显天。
垂景星。
龙凤臻。
甘露宵零。
肃神祇。
祗上灵。
万物欣戴。
自天效其成。
仲春振旅。
大致民。
武教于时日新。
师执提。
工执鼓。
坐作从。
节有序。
盛矣允文允武。
搜田表祃。
申法誓。
遂围禁。
献社祭。
允以时。
明国制。
文武并用。
礼之经。
列车如战。
大教明。
古今谁能去兵。
大晋继天。
济群生。
夏苗田。
运将徂。
军国异容。
文武殊。
乃命群吏。
撰车徒。
辨其号名。
赞契书。
王军启八门。
行同上帝居。
时路建大麾。
云旗翳紫虚。
百官象其事。
疾则疾。
徐则徐。
回衡旋轸。
罢陈弊车。
献禽享祠。
蒸蒸配有虞。
惟大晋。
德参两仪。
化云敷。
仲秋狝田。
金德常刚。
凉风清且厉。
凝露结为霜。
白藏司辰。
苍隼时鹰扬。
鹰扬犹尚父。
顺天以杀伐。
春秋时序。
雷霆振威曜。
进退由钲鼓。
致禽祀祊。
羽毛之用充军府。
赫赫大晋德。
芬烈陵三五。
敷化以文。
虽治不废武。
光宅四海。
永享天之祜。
顺天道。
握神契。
三时示。
讲武事。
冬大阅。
鸣镯振鼓铎。
旌旗象虹霓。
文制其中。
武不穷武。
动军誓众。
礼成而义举。
三驱以崇仁。
进止不失其序。
兵卒练。
将如阚虎。
惟阚虎。
气陵青云。
解围三面。
杀不殄群。
偃旌麾。
班产军。
献享蒸。
修典文。
嘉大晋。
德配天。
禄报功。
爵俟贤。
飨燕乐。
受兹百禄。
嘉万年。
玄云起丘山。
祥气万里会。
龙飞保蜿蜿。
凤翔何翙翙。
昔在唐虞朝。
时见青云际。
今亲游万国。
流光溢天外。
鹤鸣在后雷锋。
清音随风迈。
成汤隆显命。
伊挚来如飞。
周文猎渭滨。
遂载吕望归。
符合如影飨。
先天天弗违。
辍耕综时纲。
解褐衿天维。
元功配二王。
芬馨世所稀。
我皇叙群才。
洪烈何巍巍。
桓桓征四表。
济济理万机。
神化感无方。
髦才盈帝畿。
丕显惟昧旦。
日新孔所咨。
茂哉明圣德。
日月同光辉。
钓竿何冉冉。
甘饵芳且鲜。
临川运思心。
微纶沈九渊。
太公宝此术。
乃在灵秘篇。
机变随物移。
精妙贯未然。
游鱼惊著钓。
潜龙飞戾天。
戾天安所至。
抚翼翔太清。
太清一何异。
两仪出浑成。
玉衡正三辰。
造化赋群形。
退愿辅圣君。
与神合其灵。
我君弘远略。
天人不足并。
天人初并时。
昧昧何芒芒。
日月有徵兆。
文象兴二皇。
蚩尤乱生民。
黄帝用兵征万方。
逮夏禹而德衰。
三代荷百禄。
保无极。
永泰平。
惟圣皇。
德巍巍。
光四海。
礼乐犹形影。
文武为表里。
乃作巴俞肆舞士。
剑弩齐列。
戈矛为之始。
进退疾鹰鹞。
龙战而豹起。
如乱不可乱。
动作顺其理。
离合有统纪。
弩为远兵军之镇。
其发有机。
体难动。
往必速。
重而不迟。
锐精分镈。
射远中微。
弩俞之乐一何奇。
变多姿。
退若激。
进若飞。
五声协。
八音谐。
宣武象。
赞天威。
穷武者丧。
何但败北。
柔弱亡战。
国家亦废。
秦始徐偃。
既已作戒。
前世先王鉴其机。
修文整武艺。
文武足相济。
然后得光大。
乱曰:高则亢。
满则盈。
亢必危。
盈必倾。
去危倾。
守以平。
冲则久。
浊能清。
混文武。
顺天经。
天命有晋,穆穆明明。
我其夙夜,祗事上灵。
常于时假,迄用有成。
于荐玄牡,进夕其牲。
崇德作乐,神祇是听。
宣文蒸哉,日靖四方。
永言保之,夙夜匪康。
光天之命,上帝是皇。
嘉乐殷荐,灵祚景祥。
神祇降假,享福无疆。
天祚有晋,其命惟新。
受终于魏,奄有兆民。
燕及皇天,怀柔百神。
不显遗烈,之德之纯。
享其玄牡,式用肇禋。
神祇来格,福禄是臻。
时迈其犹,昊天子之。
祜享有晋,兆民戴之。
畏天之威,敬授民时。
不显不承,于犹绎思。
皇极斯建,庶绩咸熙。
庶几列夜,惟晋之祺。
宣文惟后,克与彼天。
抚宁四海,保有康年。
于乎缉熙,肆用靖民。
爰立典制,爰修礼纪。
作民之极,莫匪资始。
克昌厥后,永言保之。
天命有晋,光济万国。
穆穆圣皇,文武惟则。
在天斯正,在地成德。
载韬政刑,载崇礼教。
我敷玄化,臻于中道。
于铄皇晋,配天受命。
熙帝之光,世德惟圣。
嘉乐大豫,保佑万姓。
渊兮不竭,冲而用之。
先帝弗违,虔奉天时。
往昔先王,配天垂则。
乃设印章,作信万国。
取象晷度,是铭是刻。
文明慎密,直方其德。
本立道生,归乎玄默。
太上结绳,下无荒慝。
晃晃华灯,含滋炳灵。
素膏流液,元炷亭亭。
丹水阳辉,飞景兰庭。
1234567

傅玄(217年—278年),字休奕。 北地郡 泥阳 县(今 陕西 铜川 耀州区 东南)人。 西晋 时期 文学家 、思想家。 傅燮 之孙、 傅干 之子。

傅玄幼年随父逃难河南。专心经学,性格刚劲亮直。初举孝廉,太尉辟,都不至。州里举其为秀才,除郎中。后参安东、卫将军军事,转温县令,再迁弘农太守,领典农校尉。任内颇为称职,曾数次上书,陈说治国之策。五等制建立后,傅玄封鹑觚男。司马炎为晋王,以傅玄为散骑常侍。西晋建立,进爵鹑觚子,加附马都尉,与散骑常侍皇甫陶共掌“谏职”。后拜 侍中 ,因事免职。又任御史中丞,提出了有名的“五条政见”。泰始五年(269年)升任 太仆 ,转 司隶校尉 ,因当众责骂谒者及尚书被劾免。

咸宁 四年(278年),傅玄去世,年六十二, 谥号 “刚”。后追封清泉侯。

中文名
傅玄
别名
傅休奕
国籍
中国
职业
司隶校尉
性别
出生地
北地郡泥阳县(今陕西铜川耀州区东南)
出生日期
217年
去世日期
278年
民族
汉族
字号
字休奕
谥号
代表作品
《傅子》
主要成就
屡进谏言
爵位
鹑觚子→清泉侯(追封)
典故
台阁生风